4月8日,柳江区百朋镇的糖料蔗良种优选中心里一派忙碌景象。这里不仅是良种优选地,也是甘蔗机收除杂点,从地里收获的甘蔗经机器剥叶、切割后运往糖厂,蔗叶则变废为宝。
2024/2025榨季以来,柳江区作为全国首批甘蔗机械化生产整建制推进试点县,多措并举大力提升甘蔗机械化生产水平。柳江区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实施方案。同时,自治区农机中心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在具体推进中,柳江区完成了甘蔗机收示范基地建设,在百朋镇琴屯村构建甘蔗“收割—运输—除杂—进厂”全链条分步式机械化收获作业模式,单榨季、单站点机收量突破万吨。
柳江区成团镇蔗农韦志迪说,2024/2025榨季,他家种植的500亩甘蔗委托第三方机收,安排机器、协调工人等方面都不用操心,成本约135元/吨,比人工砍收节约40元/吨,2024/2025榨季收获约2500吨甘蔗,不仅节省10万元,还省时省力。
柳江区百朋镇甘蔗除杂中心负责人韦炳密介绍,他们在2024/2025榨季净蔗进厂量14298吨,作业周期压缩至9.6天/千亩,较传统模式提速4倍,带动柳江区机械化覆盖率大幅提升。
制糖企业也积极参与。凤糖集团制定机收蔗进厂方案和机收激励政策,与机收服务组织合作,开通绿色通道并给予奖补。柳兴制糖有限公司也实施甘蔗机收奖补政策,并投入近2000万元升级进料自卸设备,提高进蔗效率。
柳江区还大力推进机收社会化服务,2024/2025榨季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登记备案11家,联合收割机34台。通过“订单式”服务,为蔗农节本增效40-50元/吨。此外,柳江区加大机收作业技能宣传培训力度,培训群众1400多人次。在2024/2025榨季,柳江区甘蔗机收率从原来约6%提高到15.12%,顺利完成第一年指标。
柳江区多措并举提升甘蔗机收率的经验为其他蔗区提供借鉴。市农业机械化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以工业化理念和产业链思维发展蔗糖产业,采取“政府+企业+高校”联合模式,研发出甘蔗打捆机、中耕培土机等产品,全面推广甘蔗“耕种管收运”全程机械化作业的“柳州模式”。
全媒体记者 张捷
报道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