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柳州市委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03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5年04月10日

近期一则令人痛心的消息引发健康风险提示

低血糖莫大意 “小毛病”能致命

近日,曾登上央视舞台的38岁阿根廷籍“网红洋媳妇”杨奇娜(原名薇薇安娜·卡多索)因突发低血糖离世,不少网友惊讶地表示:“低血糖竟然会致命!”

说起血糖问题,也许大家对高血糖更为熟悉。然而在医生眼中,低血糖比高血糖更加凶险。

莫低估低血糖的凶险

“这个令人痛心的事件足以让人警醒,低血糖并非‘小毛病’,对它认知不足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负责人彭晓娟博士表示,很多人知道高血糖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却对低血糖的危害不甚了解。事实上,高血糖会慢慢摧毁健康,低血糖则足以在短时间内夺命。

人的大脑依靠葡萄糖供能,当人体血糖过低时,脑细胞会出现不可逆的损伤。低血糖患者初期会感到心悸、饥饿、头晕、乏力、困倦,并出现发冷汗、手脚发抖等症状。如未及时改变低血糖的状况,还会进一步发展为意识模糊、抽搐、昏迷、大小便失禁,甚至死亡。

低血糖的危险之处还在于它善于“伪装”。市工人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邓婷婷教授告诉记者,低血糖也存在“无症状”的情况,让人难以及时干预。无症状患者大多是进食较少、对血糖变化和身体表现感知薄弱的老年人,以及长期服用特定降糖药物的糖尿病患者。“此前科室曾接诊一名长期居家的老年患者,因未能察觉其身体长期处于低血糖状态,最终导致脑损伤,不幸成为植物人。”邓婷婷说,家中配备一台血糖仪很有必要,对无症状患者来说,关键时刻能救命。医学上有两个评判低血糖的指标——非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低于2.8毫摩尔/升、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低于3.9毫摩尔/升。一旦检测发现血糖偏低,可立刻食用含糖饮料、糖果、蜂蜜等能够快速升血糖的食物。如果低血糖水平难以恢复或反复波动,则需尽快就医。

糖尿病患者更需警惕低血糖

邓婷婷提醒,与普通人相比,糖尿病患者更需警惕低血糖。这是因为糖尿病患者往往服用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如果患者没有谨遵医嘱控制药物用量或是用药后没有按时按量进食,药物起效后就会出现血糖数值“跳水”。

在低血糖状态下,人体会主动分泌儿茶酚胺、肾上腺素等激素紧急调节血糖。这些激素会刺激心脑血管收缩,而长期高血糖会使糖尿病患者血管壁增厚、血管腔变窄。在激素刺激下,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房颤、心肌缺血、急性心梗等危急症状。

反之,频繁出现低血糖症状的人群,也要当心是否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患上糖尿病。“频繁低血糖可作为判断早期胰岛功能受损的征兆之一,胰岛功能受损则是1型糖尿病的诱因。”邓婷婷说,胰岛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出现延迟,胰岛素如果没能在血糖升高的情况下分泌,就会导致低血糖。

几类人群易被低血糖“盯上”

除糖尿病患者外,孕妈妈、新生儿和一些肿瘤疾病患者也容易被低血糖“盯上”。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负责人彭晓娟博士向记者介绍了一个因患肿瘤导致低血糖16年的典型病例。

3月29日,70岁的银奶奶因低血糖来到市人民医院就诊。自2009年起,银奶奶晨起时反复出现头晕、心悸、出汗等低血糖症状。这些年来,银奶奶多次就诊却始终找不到准确病因,便每天自行服用一些糖水缓解症状。直到3月下旬,银奶奶晨起后直接失去意识,连糖水也无法进食。银奶奶的家人决定,一定要找出困扰其16年的病因。彭晓娟接诊后为银奶奶做了详细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元凶”竟是罕见病——胰岛细胞瘤。银奶奶患病后,胰岛会分泌过量的胰岛素,从而引发以低血糖为主的一系列症状。

彭晓娟说,很多人以为低血糖好发于成年人,其实小宝宝也会出现低血糖。早产儿肝糖原储备不足、新生儿患病时分泌儿茶酚胺使血糖降低、糖尿病患者分娩导致新生儿胰岛细胞增生等,都是让小宝宝出现低血糖的原因。而对于孕妈妈来说,孕吐反应影响进食、孕期激素变化导致血糖调节能力下降,也容易引起低血糖。

全媒体记者 宋美玲

--> 2025-04-10 近期一则令人痛心的消息引发健康风险提示 1 1 柳州日报 content_343352.html 1 低血糖莫大意 “小毛病”能致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