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消息(通讯员龙林智、覃天阳)“太好了!今年种田再也不用抽水了,农田用水难的问题终于解决了。”近日,在融水苗族自治县永乐镇荣山村下芦屯,望着崭新的水渠、潺潺流淌的泉水,农户莫显志兴奋地对回访的纪检监察干部说。
连日来,该县纪委监委对水库维修、堤坝加固、渠道畅通等水利工程建设采取“室组地”“室组局”联动模式,通过实地查看、走访群众、调阅资料等方式,压紧压实职能部门责任,确保不误农时、不误农事,全力护航春耕。
“建成的水渠,深度、宽度、厚度、长度都符合要求吗?有没有渗水、漏水的现象……在监督检查时,我们必须严之又严,让水利工程建设真正成为利民惠民工程。”在永乐镇木王水库,该县纪委监委驻县住建局纪检监察组组长韦忠良边看设计图纸,边看测量数据,仔细核对,确保水利工程建设惠及群众,护航粮食安全生产。
永乐镇木王水库是上世纪60年代建设的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和水产养殖等综合利用的水利工程。由于年久失修,堤坝、水渠等存在堵水、渗水、漏水,给农田灌溉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水库的水流不到农田,我只能靠天,天不下雨,我只能抽水。但抽水费用太高了,一年下来,我种的500多亩稻谷,光抽水就要花费2万至3万元!”去年,纪检监察干部在监督检查农田用水情况时,莫显志为难地说。
群众事是大事,解决问题保民生。得知群众农田用水困难的情况后,该县纪委监委聚焦粮食安全保障工作,组织纪检监察干部到田间、入农户,走访了解水库、水渠灌溉农田等存在的问题,并将问题向相关部门反馈,督促其快速解决农田用水难问题,确保农田有水“喝”、粮食得丰收。
“维修水库、水渠是我们的责任,我们一定要抽出资金,对水库、水渠进行加固、维修,让农田随时用得上水。”该县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春耕春灌事关群众切身利益,更与粮食安全密切相关。我们要持续加强监督,确保情况在一线掌握、责任在一线落实、监督在一线推进、问题在一线解决,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助力乡村振兴。”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