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鹿寨县中渡镇潘圩村的农田里,农机作业声轰鸣。“田成方,路相连,渠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已初具规模,水稻即将迎来标准化、规模化种植。“‘小田并大田’提升了耕地质量和农产品品质,机械化率提高,群众收入也增加了。”中渡镇潘圩村党总支书记罗雪琴说。
农田不远处,广西腾汇食品厂内一片忙碌。工人们在整洁明亮的车间里,熟练地进行米粉生产。从原料大米浸泡、清洗,到磨浆、筛滤、拌料混匀,热气腾腾的鲜湿米粉和风味独特的干切粉新鲜出炉。该厂相关负责人黄维菊介绍,3月25日,该米粉厂正式开业,从立项到投产仅用10个月,为当地农业向现代化食品加工产业转型迈出关键一步。
目前,该厂的产品涵盖鲜湿米粉、干切粉、预包装米粉等的销售网络已覆盖多个省、市、自治区,实现了“圈粉”。“我们借鉴‘柳州螺蛳粉’品牌的成功经验,借助‘中渡干切粉’的影响力,挖掘古镇饮食文化,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推广柳产米粉,打造‘水稻+米粉+文旅’特色产业链。”黄维菊说,这不仅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还能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带动群众增收。
中渡干切粉制作技艺于2020年列入广西第八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其制作过程经多道手工工序,“两晒两蒸”是关键,口感柔韧爽滑。如今,广西腾汇食品厂鲜湿米粉日产能6吨,干切粉年总产量600吨,预包装粉预计年总产量1200吨。
当前,中渡镇正处于产业融合关键期,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优化空间布局,带动梅花鹿养殖、柳州螺蛳粉加工等特色产业发展。项目总投资6.56亿元,以“政银企协同”机制整合资源,计划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开垦、村落环境等多项综合整治工作,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促进产业升级,力争将中渡镇打造成产业强镇。
全媒体记者 张捷 报道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