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柳州市委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03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5年04月18日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发展新质生产力

□尚玲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新质生产力已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也为新型工业化注入了新的主导动力。因此,柳州要牢牢把握实现新型工业化这个关键任务,将发展新质生产力与推进新型工业化紧密结合起来。

一、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柳州主动学思想、讲协同、抓落实,坚持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双轮驱动”,开创新型工业化新局面。一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制造强市。二是融入广西“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抓住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柳州联动创新区建设机遇,积极承接广西自贸试验区的溢出效应,开展汽车及零部件、工程机械等产业跨境合作。三是稳住短期工业增长。1-2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4%,工业投资同比增长0.9%,经济运行稳中向好。下一步,柳州要继续发挥工业强市优势,抓项目、强工业、兴产业、促发展,确保推进工业稳增长政策补助资金发放到位,全力以赴扩大工业有效投资。深入实施消费品“三品”行动和开展新能源汽车、家电下乡活动,发放“柳州消费券”加力支持汽车、家电、家装厨卫和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巩固工业经济回升态势。

二、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一是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全面构建“3+3+X”现代化产业体系。柳州要深入实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加速推进上汽通用五菱“一二五”工程,持续推进柳钢“四个百万吨”产品升级工程;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电池、芯片制造、新材料等“新字号”产业,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柳州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同时,大力推进“人工智能+制造”行动,研发人工智能软件、打造人工智能产品,创建一批工程机械、生物医药等产业垂直领域模型,赋能新型工业化。二是以科技创新牵引技术革命性突破,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动力变革。用好自治区激励企业加大研发经费投入财政奖补专项资金,助力柳钢、柳工、东风柳汽等企业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设立智能终端及机器人产业发展基金群,支持创新团队孵化、技术成果转化、企业并购重组和发展壮大,抢占智能终端及机器人产业新赛道。迎合科技发展新趋势,创新“政—校—企”协同模式,建立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广西科技大学等高校的长效合作机制,共建科研平台,推动实验室设备、科研数据及人才资源的开放共享,助力柳州发展新质生产力。

三、持续深化经济体制机制改革

一是优化营商环境。充分发挥九大支柱产业攻坚小组作用,严格落实“七个一批”项目清单运行机制,强化产业链各环节精准服务保障;精准对接大湾区、长三角等重点区域优势资源,聚焦基金招商、产业链招商、场景招商,突出重点领域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招商引资工作;建立畅通的反映、处理、评价服务机制,构建“高效办成一类事”机制,当好企业发展的最强后盾。二是持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分类施策推进市属国有企业战略性和专业化整合,增强企业治理的规范性、制度性,提高市场竞争力。如柳工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整合优质资产,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并从公司治理、战略布局、技术变革、品牌建设等12个方面着力改革,适应市场发展。三是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完善民营企业参与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完善经营主体反映问题响应处置机制,帮助民营企业破解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拓展“个私主体银行”服务网点,引导更多金融资源向民营企业流动,加大民间投资支持力度。

作者单位:中共柳州市委党校

--> 2025-04-18 1 1 柳州日报 content_343821.html 1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发展新质生产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