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柳州市委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03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5年04月18日

深挖侗族传统文化内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王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侗族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一员,侗族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广西唯一的侗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应深挖侗族传统文化的内涵,不断释放侗族传统文化魅力,用实际行动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强大合力。

一、侗族传统文化有助于传承文化知识与价值观念

侗族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教育属性,不仅传承了侗族的历史文化知识,更承载了道德教育与价值观念的传递。在生活中,侗族人民通过讲述民间故事、传唱民族歌曲、表演传统舞蹈,将尊老爱幼、勤劳勇敢、团结协作等传统美德代代相传,这些美德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价值相契合,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瑰宝。教育属性的强化,不仅促进了侗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丰富的情感资源与价值导向,并在实践层面上不断深化与普及。

二、侗族传统文化有助于增进文化认同

侗族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文化属性,体现在其作为精神家园建设与增进文化认同的重要路径。通过举办文化展览、庆祝传统节日、艺术表演等活动,不仅为侗族成员构筑了精神家园,更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广阔背景下,强化了侗族成员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归属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属性,要求在传承与发展侗族传统文化习俗的过程中,注重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与对话,通过深入挖掘侗族文化中的共有元素,如对自然的敬畏、对和谐的追求,构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符号与标识,从而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交融与互鉴,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精神支撑。

三、侗族传统文化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与民族团结

侗族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社会属性,体现在其作为社会活动平台的职能上。通过节日庆典、歌舞表演等集体活动,不仅增强了侗族群众之间的社会凝聚力,也促进了与其他民族的交流与理解,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社会层面的实践基础。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引领下,侗族传统文化的社会属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与拓宽,三江侗族自治县通过举办跨民族文化节等活动,深化了各民族间的相互了解与尊重,促进了社会和谐与民族团结,展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与力量。

侗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要义之间存在着紧密的逻辑关系,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侗族传统文化习俗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方向与动力,而侗族传统文化则凭借其教育属性、文化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独特优势,成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载体与抓手。深入探究与挖掘侗族传统文化的内涵,不仅能够促进侗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创新,更能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展现出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活力与价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中共三江侗族自治县委党校

--> 2025-04-18 1 1 柳州日报 content_343824.html 1 深挖侗族传统文化内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