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城县医疗保障局聚焦群众需求,从参保资助、救助优化、就医服务升级三方面精准施策,打出一套惠民“组合拳”。通过这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得到完善,打通为群众服务“最后一公里”,切实办实事、解难题,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参保资助“兜底策”:
托举特殊群体健康梦
特殊人群参保是医疗保障公平性的重要体现。柳城县医保局深入实施参保资助“兜底策”,全力推动2025年度特殊人群参保资助工作。
强化责任落实,构建严密责任体系。各部门分工明确,工作人员深入村户,逐人核对参保信息,建立特殊人群动态参保台账,定期调度通报,确保信息精准、应保尽保。
强化数据共享,凝聚部门协同合力。医保局与乡村振兴、民政、残联等部门密切配合,实现数据实时交换,夯实特殊人群基础数据,为精准资助提供有力支撑。
强化动态监测,及时响应人员变动。每月排查新增特殊人员参保状态,精准识别资助对象,提前筹备资金,确保代缴及时。对缴费期外新增未参保人员,实行随参随缴、分类资助。
强化政策宣传,提升群众参保意识。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网格优势,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医保政策,提高群众知晓度,激发参保积极性。
截至2025年4月16日,柳城县已资助城乡低保对象及低收入人群12092人参保,资助金额达482.70万元;资助脱贫人口监测对象16012人参保,金额共计199.54万元,切实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参保权益。
救助优化“精准策”:
靶向发力解民忧
依申请救助是缓解困难群众就医负担的关键环节。柳城县医保局创新“双通道”机制,推行救助优化“精准策”,让救助政策主动“找”困难群众。
“双通道”之一是鼓励符合条件的农村低收入救助对象主动申请。医保局优化申请流程,提供清晰指引,方便群众提交材料。
另一条通道借助大数据比对,从农村低收入人口信息和医保就诊数据中精准筛选潜在救助对象。乡镇、村委和社区工作人员主动上门通知,并协助收集申请材料,实现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转变。
截至2025年4月16日,柳城县已完成69名依申请救助对象的资料审核,发放救助资金38.63万元。沙埔镇低保对象王某对此深有感触,其住院花费8.3万元,经医保报销后个人须支付22820元。出院后,村委干部主动告知他可以办理依申请救助,并协助其办妥,最终王某获得5775.13元补助,极大地减轻了经济压力。
就医服务“便捷策”:
简化流程暖人心
异地就医备案与结算一直是群众关注的焦点。柳城县医保局实施就医服务“便捷策”,着力解决群众异地就医难题。
备案流程大幅简化,实现区内“免备案”全域覆盖,32.5万参保人员在自治区内定点医药机构就医无须备案,可直接结算,减轻了就医垫付压力。跨省备案推行“首接”工作模式,“首接人”全程指导群众通过“掌上办”快速完成备案,实现“1分钟申报、1小时审核、当日办结”,截至2025年4月16日,已完成400余条跨省备案审核。
结算服务持续升级,新增5个直接结算病种,目前已有10个门诊慢特病病种可跨省直接结算。截至4月16日,全县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2637人次,减少群众个人垫付310.62万元。在杭州务工的刘先生通过“柳州医保”公众号48秒完成急诊备案,在北京就医出院时直接结算报销1.36万元,确实便捷又高效。
本报通讯员
张磊 龙建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