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对于广投柳电公司而言,是极具转折意义的一年。为积极响应国家有关煤电去产能政策要求,推动节能减排转型升级,3月30日22时30分,广投柳电公司主动实施机组关停。位于柳州市区上风方向的柳电机组关停,大大改善了柳北片区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提升了市区空气质量,为守护柳州的碧水蓝天作出贡献。
关停并非终点,而是新征程的起点。事实上,在火电机组关停前,广投柳电公司便已开始思索企业的转型之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2020年,我国首次提出“双碳”目标——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这给迷茫中的柳电人指明了方向——坚持新发展理念,围绕“双碳”目标,发展清洁能源项目!
目标既定,行动迅速展开。广投柳电公司以发展清洁能源项目为突破口,在广投集团、广西能源集团的支持与指导下,加速推进闲置资产处置,全力盘活存量资产,积极开拓页岩气、光伏发电、陆上风电、垃圾焚烧发电、餐厨垃圾处理等多个项目领域。
改革之路布满荆棘,绝非一蹴而就。广投柳电公司总经理谭忠霖回忆,起初,企业大胆“试水”燃气板块,通过激烈竞标,成功获取北部生态新区燃气特许经营权项目。紧接着,又顺利获得柳城北页岩气区块探矿权,并于2023年实现首口水平井顺利出气,将自主勘探开发页岩气与燃气经营两大业务板块有机结合。
“目前,我们已为6家工商业用户以及超2000户居民供气,年供气量约600万立方米。待后续页岩气实现规模化开发,我们将配套建设管路,进一步提升天然气安全保障供应水平。”柳州广投北城清洁能源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道。
坚定绿色发展道路、向清洁能源转型,是广投柳电公司在转型过程中破局制胜的“法宝”,也是柳电人克服重重困难,在时代浪潮中抢占的“新赛道”。
谭忠霖算了一笔“经济账”:火电机组自1994年12月投入运营以来,累计发电约450亿千瓦时,累计实现利税20.81亿元。而转型绿色清洁能源的柳电,能够为柳州带来的收益远不止于此。
火电机组关停后,广投柳电公司先后建成运营柳州北城燃气、柳州市餐厨垃圾处理、柳铝屋顶分布式光伏、柳城北区块页岩气勘探开发以及融安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谭忠霖又算了一笔“环保账”:这些项目建成投运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21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5万吨,节能减排效益显著。
在转型清洁能源“新赛道”上,“老柳电人”的严谨认真,也在潜移默化影响着“新柳电人”。2020年加入广投柳电公司担任副总经理的贺嘉坤对此深有体会。
建设柳铝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时,贺嘉坤第一次担任项目建设负责人,遇到了疫情、天气、地面作业等一系列棘手问题。但“老柳电人”骆新妥作为项目的安全负责人,以铁面无私的严格管理,帮助项目建设得以安全平稳进行。
“天气炎热,一些工人在屋顶作业时为图方便,安全防护措施执行不到位。”贺嘉坤说,为了让工人们严格遵守安全管理制度,骆新妥以身作则,不管多热都坚持佩戴好安全带,并苦口婆心地劝说大家。慢慢地,大家对安全管理制度从不理解变为自觉遵守。
如今,改革向新成效逐步显现。2024年,广投柳电公司成功获得总装机容量111万千瓦的风电、光伏新能源建设指标。“这意味着广投柳电公司将在柳州形成以风电、光伏、页岩气等清洁能源为主,城市资源综合利用为辅的百万千瓦级能源基地。百年柳电涅槃重生,扛着能源大旗重新出发!”谭忠霖兴奋地说。
回首过往,广投柳电公司曾作为柳州工业城市的电力“心脏”,与柳州工业发展相伴相生;展望未来,广投柳电公司将继续扛起“百年柳电”的大旗,与坚定不移抓工业、抓产业的柳州同心同行,为柳州进一步建强新能源产业链,推进绿色低碳转型,重振工业雄风作出贡献。
(谢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