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染千山绿,茶生万壑香。在鹿寨县拉沟乡大坪村海拔1200多米的公敢山上,450亩核心茶园沐浴云雾、舒展新芽。这片承载着300年制茶历史的土地,正以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融合,让公敢瑶茶焕发新的生机。
近日,笔者走进拉沟乡公敢瑶茶加工厂,470平方米的车间内茶香氤氲。清晨采摘的茶青经过运输,带着山岚的湿润抵达车间,开启一场从鲜叶到香茗的蜕变。工人们将茶叶送入揉捻机,在揉捻机匀速转动下,叶片被挤压后渗出晶莹茶汁。“萎凋结束以后,我们茶叶就会上这个揉捻机,揉捻一个半小时左右。当茶叶成条率达到90%,细胞破碎率达到80%左右,我们就可以进行制作公敢茶的下一步关键工序——发酵。”拉沟乡公敢瑶茶加工厂技术顾问陆师傅介绍道。
接下来,揉捻后的茶叶被送入发酵室。发酵是形成公敢瑶茶独特品质的关键工序。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及含氧环境下,茶叶内质发生转化,逐步孕育出花香、果香、蜜香、莲香交织的层次感,奠定公敢瑶茶醇厚回甘的底蕴。发酵完成后,茶叶经烘干定香,既锁住了水分,又将天然香气凝练升华。此时,轻嗅干茶,馥郁的香气扑鼻而来,令人陶醉。
如今,公敢瑶茶不仅成为当地一张生态名片,更孕育着乡村振兴的新愿景。拉沟乡公敢瑶茶加工厂负责人邓议平说:“我们公敢茶基地核心区域约有450亩,目前已采茶青2000多斤。下一步,将通过研发公敢茶主题茶膳开展研学活动,打造公敢茶品牌。”
本报通讯员 黄桥凤 颜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