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电厂因绿色而关停,又因绿色而重生。
自2018年机组关停转型以来,历经多年探索与奋进,如今广投柳电公司已迎来全新的发展契机。一组关键数据揭开新发展的序章——2024年,广投柳电公司通过竞配成功获得总装机容量为111万千瓦的光伏和风电项目建设指标。这一突破性进展,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照亮了公司未来发展的道路,更为柳州打造百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111万千瓦的新能源装机指标,对广投柳电公司而言,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谈及此事,广投柳电公司总经理谭忠霖的眼中满是兴奋与期待。与关停前的44万千瓦火电机组时期相比,新能源装机取得“零的突破”,总装机容量翻了2.5倍,实现了飞跃式增长。
百年柳电,完成了从“黑”到“绿”的精彩蝶变,焕发着高质量发展的蓬勃生机。
当前,广投柳电公司已完成鹿寨区域50万千瓦陆上风电项目的核准,正在加快推进项目开工建设,四堡风电项目计划2025年三季度启动建设,力争2027年实现鹿寨区域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项目投运后,预计年均输出超10亿千瓦时绿电,年减排二氧化碳约80万吨,创造就业岗位200余个,形成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驱动的发展格局,为打造柳州百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筑牢根基,为区域能源结构转型注入强劲动能。
随着燃气、风电、光伏及城市资源综合利用等新能源项目逐步推进,广投柳电公司打造的柳州百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已现雏形。谭忠霖说,这一基地的建设,对柳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多重积极意义。
从经济发展角度来看,新能源基地的建设将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谭忠霖说,该基地将直接促进柳州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本地的钢材、水泥、塔筒、风机、储能电池等产品将迎来广阔的市场空间,实现本地消纳,形成产业集聚效应。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柳州装备制造业的整体实力,还将为地方经济增长注入强大动力。谭忠霖表示,预计未来三年,新能源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将直接或间接创造就业岗位近6000人,为促进就业、培育新能源产业人才梯队作出积极贡献。同时,项目还将带动建筑业、服务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预计每年可为地方带来近20亿元产值。此外,新能源基地的建设还将给柳州工业企业降本增效注入“强心针”,进一步降低柳州工业产品单位能耗,使“柳州造”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更具优势。百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的科学配置,能够切实帮助企业降低用电用气成本,为柳州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制造强市贡献力量。
谭忠霖说,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新能源基地的建成将有力推动柳州的绿色低碳转型,减少传统能源消耗带来的环境污染。柳州连续五年蝉联全国地表水水质“冠军”,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创历史新高……这些“功勋章”的背后,也有广投柳电公司为保护生态环境出的一份力。未来,随着该公司新能源基地的全面运营,柳州的生态环境将得到更加有效的保护和改善,“工业城市中山水最美,山水城市中工业最强”的城市名片将更加亮丽。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展望未来,广投柳电公司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柳州百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建设,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我们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心和决心,推动项目高质量建成投运,打造优质工程、绿色工程、廉洁工程。”谭忠霖表示,公司将不断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提升项目的智能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个以清洁能源为主、城市资源综合利用为辅的百万千瓦级能源基地将在柳州这片热土上崛起。(谢耘)
(本系列报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