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当前,我市抢抓人工智能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正大力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以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建设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为契机,推动汽车、工程机械等行业的435家中小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在企业的运用,持续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4月25日,我市将举行柳州市人工智能(AI)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会,积极招引更多优质项目,引进更多高成长性企业落地柳州,激发企业创新创造活力,推动全产业链快速发展。
近日,记者在上汽通用五菱全球首个岛式精益智造工厂看到,工业机器人三五成群围成一个又一个“岛”,现场250多台机器人负责运输、组装、检测等工作。上汽通用五菱制造部总装LIM经理韦军向记者介绍了岛式精益智造工厂与传统汽车工厂的区别:“目前整个岛式工厂的人员比传统工厂减少三分之一,同时,制造周期也从原来的5.9小时,缩减到现在的4.1小时。在质量方面,以前传统流水线主要采用人工装配和检测,装配精度为0.5毫米左右,而现在使用机器人装配,装配精度基本提高到0.1毫米。不仅如此,过去企业会采用人工去检测,有2%左右的缺陷可能会传到下一个工序,但现在整个车间采用机器人视觉技术检测,产品的缺陷识别率达到了100%。此外,工厂还运用了最先进的大数据技术,将每一辆车从上线到下线的每一个工艺环节数据化、可视化,都可以在后台进行监控。”
在这里,记者还遇到了一位特殊的员工——机器人测试工程师007。007不仅能够测试车辆的部分性能,还能跟人进行语音对话。它告诉记者,这个工厂日产能高达800多辆,平均90秒就能下线一辆新能源汽车。平时它会在这里进行新车的部分性能测试,还可以当主播卖车。它自信地告诉记者,上汽通用五菱正在全力推进“一二五”工程项目145个,累计完成投资427亿元。截至2024年底,上汽通用五菱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已突破254万辆,稳居全球前三。
近年来,上汽通用五菱积极通过围绕用户场景需求,打造了五菱宏光MINIEV、五菱缤果等一系列爆款产品。尤其是广西新能源汽车实验室,已成为上汽通用五菱突破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重要引擎,在整车架构、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智慧制造与装备新技术、大数据应用和信息安全、基于场景的创新性技术及国际化研究与运用等五大关键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实验室已累计参与发布标准120项,获得授权专利888项,承担科技项目36项,转化科研成果12项,转化效益1563.96亿元,荣获国际级奖项7项、国家级奖项19项、省部级奖项37项、行业级奖项53项,科技成果搭载28个车型产品,实现电池、电驱、智能驾驶等5项产业化落地。
上汽通用五菱规划与运营管理部总经理肖潇告诉记者,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电智化转型下半场,上汽通用五菱将以“AI+”赋能为抓手,不断推动“AI+汽车”深度融合,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转型升级:在产品方面,针对不同需求,完善从标准到高阶等多级智驶及座舱产品,并开发多语言混合指令座舱系统等,打造AI智能助手;在产业链方面,持续完善产业链协同管理平台,带动供应链开展数字工厂建设等。
今年,我市专门成立人工智能产业攻坚小组,大力推进人工智能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以人工智能赋能多场景应用,加快把智能终端及机器人产业打造成为新的支柱产业,积极构建开放共享协同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体系。2024年,我市智能终端及机器人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7.9亿元,同比增长51.6%。
目前,我市已形成“智造能力+场景应用”双轮驱动格局。全市拥有9家智能制造标杆企业、69家智能工厂、56家数字化车间,已形成年产2万台智能服务机器人生产能力。下一步,我市将继续推动一批企业运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打造孪生工厂、资源智能调度、供应链可视化协同、智能仓储物流等先进制造典型应用,持续推进产业链协同,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全媒体记者
陈蓉 王洪程
通讯员 李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