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30日,融从高速一期(融安至安太段)正式通车。融水苗族自治县安太乡、四荣乡及香粉乡段隐藏着一个自然界的瑰宝——广西元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这里,青山绿水相映成趣,大桥和隧道在云雾缭绕的森林秘境中若隐若现,高速公路上驰骋的汽车穿梭在静谧的山水之间,与大自然共同勾勒出一幅流动的生态画卷。
“沿着高速看融水”,让我们跟着笔者一同沿着融从高速向北前行,驶向广西元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去看天然动植物王国。
元宝山因山体形状酷似元宝而得名,气势雄伟,谷深洞幽,溪流遍布,古木参天,宛如人间仙境。
保护区是野生植物的宝贵栖息地,孕育着1862种野生维管束植物,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元宝山冷杉和南方红豆杉2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伯乐树等14种,广西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87种。这些珍稀植物在保护区内繁衍生息,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而稳定的生态系统。
保护区管理中心主任邓敏敏介绍:“值得一提的是,保护区是全球濒危物种、被称为‘活化石’的古生植物——元宝山冷杉的唯一分布地。元宝山冷杉是我国分布最南端的冷杉属植物,野外植株数量极为有限。”
元宝山不仅是无数珍稀野生植物的宝库,更是众多珍稀野生动物的乐园。近年来,随着保护区持续进行野生动植物保护和栖息地修复工作,保护区内珍稀野生动植物的种群数量得到了显著的增长。
“目前,保护区内已知的野生动物种类高达345种。据监测统计,保护区内林麝、狸猫、云豹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5种,黑熊、白鹇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42种。保护区还是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已知鸟类有205种。”邓敏敏说。
元宝山无疑是一座规模宏大、资源丰富的天然动植物王国。多年来,保护区始终坚定不移地秉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核心理念,通过搭建全面、精细的网格化管理体系,充分发挥生态安全屏障的关键作用,是融从高速公路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些动植物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生态作用,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保护区科研宣教室主任罗定明说。接下来,他们将持续挖掘保护区的发展潜力,促进生态发展,守好国家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本报通讯员 何海晔
黄诚 报道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