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消息(通讯员黄诚)眼下正值春耕关键时期,持续干旱少雨给农业生产带来严峻挑战。面对旱情,融水苗族自治县精准施策,打出抗旱“组合拳”,全力抢耕保粮,确保春耕生产稳定。
4月22日,笔者在融水镇东良村看到,村民们正用抽水机将河水引入田间,解决抗旱保苗和缺水插秧的难题。镇、村干部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群众科学抗旱。
据悉,东良村下辖23个屯,共有800余户3000多人,水田面积达6000余亩,素有“融水粮仓”之称。
融水镇党委书记黄春燕表示:“镇党委、政府已组织由村‘两委’干部、群众和乡土人才组成的志愿服务队,深入主要产粮村屯协调服务,带头开展抗旱保苗工作。”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融水镇早年修建的水渠因水量不足难以发挥作用,而前几年建成的电灌站成为抗旱“主力军”,电灌站将地下水抽至水渠,再通过水渠将水输送至每块田地。目前,村民轮流抽水灌溉、抢种插秧,力争完成种植计划。
“今年要是没有这两座电灌站,农民种田将十分困难。多亏了前些年政府投资建设了电灌站,极大缓解了农田灌溉难题。”东良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周世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