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柳州市委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03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5年04月26日

教AI认识世界的人

——走近柳钢集团95后人工智能训练师

黄希在进行数据标记工作。

李艳萍在训练AI。

在柳钢集团防城港钢铁基地铁路道口,通过智能识别设备,可自动检测过往车辆、行人等,实现栏门开闭的无人化管理,以此提高道口的安全性和通行效率。

道口的智能化运行,离不开柳钢集团所属的广西柳钢东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柳钢东信公司”)一群教人工智能(AI)认识世界的人——人工智能训练师的努力。

据悉,人工智能训练师指使用智能训练软件,在人工智能产品实际使用过程中进行数据库管理、算法参数设置、人机交互设计、性能测试跟踪及其他辅助作业的人员。2020年,人工智能训练师成为新职业并纳入国家职业分类目录。

柳钢东信公司的95后智能化技术员黄希、李艳萍,负责人工智能训练工作已有3年。在2024年“桂有技能、产业振兴”广西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中,两人分别获得人工智能训练师S赛项的第五名和第八名。

“我觉得我更像人工智能的老师,通过给它‘投喂’大量的数据、图像、文本等,再经过反复调整和优化,让它进行深度学习后,更加理解人类的世界和所需。”李艳萍说,他们主要针对柳钢集团钢铁生产工作的需要,针对性开发不同的小模型。

例如,在完成智能道口项目时,李艳萍做了大量的数据标注以及优化模型的工作。“当时,我对着电脑屏幕里的人工智能模型,给几千张图片进行标注,教它区分汽车、自行车、行人等,让它学会‘看’和‘听’。”她说。

而一款人工智能产品的诞生,包括数据采集、处理、标注,模型搭建、训练、部署、运维、优化等多项工作。作为李艳萍的伙伴,黄希在智能道口项目中,主要负责3D(三维)点云数据采集、处理和标注等工作。

“相较于平面的图片,3D点云的数据量更大,不仅标注时间长,调整参数的难度也很大。”黄希说,由于数据运行常需数小时,她长时间独自看数据极易因视觉疲劳导致误判,需要不断地修改,才能让模型最终在智能道口等具体场景中,准确地执行任务,“所以,人工智能训练师是一份需要耐心的工作。”

目前,人工智能浪潮奔涌而来,对人工智能训练师的需求日益高涨,上海、广州等地将人工智能训练师列入紧缺急需工种。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人工智能训练师是一个“高大上”的工作。在信息工程专业毕业的黄希看来,人工智能训练师是一份平凡而充满挑战的工作。

“数据采集、标注工作是相对重复、枯燥的,而要开发一个好的模型却不容易。”黄希说,人工智能技术更新迭代快,她除了学习人工智能知识、技术外,还要掌握钢铁行业的动向,不断提升人工智能的应用能力,才能推动其在钢铁行业的创新应用。

数据分析专业毕业的李艳萍和黄希的看法不谋而合。“人工智能算法并不是万能的,其准确度无法达到100%。很多知识和技术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提升人工智能的准确率。”李艳萍说,当前,人们对人工智能训练师的关注让她感到欣慰,“‘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步伐加快,更多人加入才能推动行业不断进步。”

全媒体记者 朱柳融 报道摄影

--> 2025-04-26 ——走近柳钢集团95后人工智能训练师 1 1 柳州日报 content_344364.html 1 教AI认识世界的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