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柳州市委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03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5年04月28日

“小城大赛”成驱动跨界融合“新引擎”

——解码2025三江半程马拉松赛“破圈”之道

近年来,三江侗族自治县以“半程马拉松”为支点,撬动了文旅产业跨越式发展,从2024三江月也半程马拉松6000人参赛,到2025三江半程马拉松万人竞跑,三江用一场场赛事向外界证明:小城办大赛,绝非偶然,其背后是文旅资源的深度激活、营商环境的精准优化与社会合力的高效凝聚。

文旅资源禀赋:以“非遗赛道”书写差异化竞争力

三江半程马拉松赛道是一条“会讲故事”的“非遗赛道”。参赛者奔跑间,穿行于宜阳风雨桥、三江风雨桥、龙吉风雨桥等侗族建筑瑰宝,耳畔是侗歌悠扬、琵琶铿锵,眼前是身着盛装的群众载歌载舞,这场赛事不仅是体能的较量,更是一场沉浸式文化之旅。

三江文旅资源禀赋为赛事提供了不可复制的灵魂。赛道设计巧妙融入风雨桥、鼓楼、三江农民画等非遗元素,形成“非遗+体育”的独特标签。赛道途经宜阳风雨桥、三江风雨桥,其榫卯结构及雄奇造型成为跑者镜头中的打卡地,赛后还提供了柳州螺蛳粉、打油茶等特色风味美食,让赛事体验从竞技延伸至味觉记忆。依托便捷的高铁、高速公路、航空等交通区位优势,三江精心策划举办花炮节、龙舟节、斗牛节、侗族多耶节等特色节庆,形成“月月有活动、季季有亮点”全链条文旅生态,持续为赛事注入流量。

营商环境优化:政策护航与专业运营的双重赋能

小城办大赛,离不开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顶层设计与市场主体的专业运作。三江坚持“生态立县、旅游富民”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文化旅游体育富民工程”三年行动,围绕“吃住行游购娱”要素,聚焦“跟着节气去旅行”“跟着赛事去旅游”主题,举办系列高规格文体赛事,周末及节假日全县所有机关单位免费开放停车场,严格管控节假日酒店及餐饮价格涨幅,让八方游客畅游三江、乐享消费。

赛事运营的专业化程度尤为关键。三江引入成都尚跑体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广西达才体育健身有限公司等专业机构,从赛道规划、安全保障到宣传推广,形成标准化流程。比赛期间,2000余名安保、医疗人员及志愿者全程护航,12个补给站、9个医疗站科学分布,针对雨天赛道增设防滑措施,展现精细化服务能力。文旅部门通过专属旅游短信、媒体矩阵等强化宣传,向抵达三江的游客推送赛事信息,将观赛与旅游无缝衔接。

社会合力凝聚:全民参与和跨界融合的共赢生态

一场成功的赛事,本质是一场全民动员的社会实践。三江半程马拉松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将赛事与城乡互动、产业联动深度融合,形成多方共赢的生态圈。

侗乡群众自发组成啦啦队,以芦笙、琵琶助威;学校师生、机关单位及各行各业人员积极参赛,形成“运动社群”;广西三江农商行、好欢螺、东风柳汽、三江仙池茶业、果凡、侗乐山泉等企业通过赞助、展销等方式反哺赛事,构建“体育+消费”链条。赛事期间,赛道沿线的酒店、餐馆订单激增,全城特色产品畅销,真正实现“一场赛事带活一方经济”,这种“政府搭台、社会唱戏”模式,让赛事超越竞技本身,成为凝聚城乡、激活经济的纽带。

文化为魂、政策为舵、合作为桨,三江实践揭示了县域经济“以小搏大”的新路径。当侗族大歌与马拉松呐喊共鸣,当风雨桥与奔跑身影邂逅交错,这座小城正以赛事为媒,向世人展示“文体旅融合”的无限可能,“小城大赛”将成为驱动三江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本报通讯员 龚普康

--> 2025-04-28 ——解码2025三江半程马拉松赛“破圈”之道 1 1 柳州日报 content_344467.html 1 “小城大赛”成驱动跨界融合“新引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