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融安,杉林叠翠,春意盎然。4月15日,《细木工板》《锯材干燥质量》两项国家标准,以及《交通工具用锯材》林业行业标准修订研讨会在融安县举行。来自全国人造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木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林业产业标准化国家创新联盟的专家学者,与各地木材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为相关标准的完善与升级建言献策,致力于打造更具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国家标准,为中国木材加工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全新动能。
融安作为广西的林业大县,坐拥丰富的林业资源。其活立木蓄积量逾2000万立方米,其中香杉种植面积达130万亩,年可采伐量70万立方米,是全国举足轻重的香杉生产基地,素有“中国香杉之乡”的美誉。
“标准乃产业发展的技术基石,是质量提升的关键保障。作为全国重要的香杉产业基地,县委、县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标准化建设工作,持续推动产品质量提升与产业转型升级。”在研讨会上,融安县委副书记、县长胡伟华表示,标准体系的优化升级是驱动木材行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的核心引擎,对于构建现代林业产业体系、增强行业国际话语权,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
如今,融安县已构建起从良种繁育到高端家居制造的完备产业链,先后荣膺“中国香杉板材之乡”“中国香杉木生态板之都”等诸多荣誉称号。目前,融安县木材加工企业共200余家,成为广西乃至全国重要的木材加工产业集聚区。此次研讨会的召开,无疑将为融安县木材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细木工板》与《锯材干燥质量》作为影响板材制造、家居装饰等领域的关键指标,其标准修订不仅关乎企业生产规范,更与消费者权益以及绿色低碳目标的实现息息相关。”广西壮象木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叶新忠提出,新的国家标准应与时俱进,进一步增强科学性、实用性与前瞻性。在技术指标方面,既要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又要充分兼顾中国地域差异与市场需求;在环保要求上,积极响应“双碳”战略,强化绿色低碳导向,推动木材资源的高效利用;在创新应用层面,密切关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对传统工艺的赋能,为产业升级预留充足空间。
据悉,广西壮象木业有限公司先后参与制定《细木工板》《人造板尺寸测定》两项国家标准,牵头制定《香杉实木生态板》等8项团体及行业标准,建成广西首个香杉工程研究中心,并荣获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
黑龙江省木材科学研究所所长李刚在发言中,深入剖析当前木材行业标准化工作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对相关标准的修订工作提出诸多极具前瞻性的建议。
春潮涌动杉海间,标准引领产业兴。这场汇聚政产学研各界的“头脑风暴”,不仅为木材行业勾勒出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更彰显了中国制造从“规模领先”向“标准引领”的战略转型。当标准化建设邂逅绿水青山,“中国香杉之乡”正书写着新时代的“点木成金”传奇。
本报通讯员
谭凯兴 覃庆和 报道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