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肿瘤,似拳头般大小,悄然潜伏于少女的大脑深处,如同“定时炸弹”,时刻威胁着年轻的生命。一场显微镜下的精细手术,医者用刀尖“起舞”,精准“拆弹”,为女孩点亮了重启人生的希望之光。
家住河池的小潘今年17岁。自2022年起,她便时常感到左侧头部胀痛,并伴有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起初,家人并未太在意,可随着时间推移,小潘的身体每况愈下,不仅头晕、呕吐等症状愈发严重,记忆力和语言功能也出现了明显下降,学习成绩更是一落千丈,家人这才引起重视,急忙带着小潘前往当地医院进行检查。经CT检测显示,小潘左侧额颞顶部存在巨大占位性病变,初步考虑为脑膜瘤。由于病情复杂,当地医生建议家人将小潘转至神经外科手术经验丰富的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广西科大一附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与治疗。
小潘来到广西科大一附院神经外科,医生为她做了详细的头颅核磁共振检查,发现其脑内长着一颗直径近10厘米的巨大脑膜瘤,且已对大脑组织产生严重压迫,随时可能引发脑疝,危及生命,必须尽快实施颅内肿瘤切除手术。
由于肿瘤体积较大,且位于大脑额颞区,周围神经血管密布,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大出血或严重神经功能损伤。为确保手术安全,在该院神经外科主任李松年的指导下,有着近十年神经外科手术经验的神经外科副主任池超超作为主刀医师,术前组织多学科联合会诊,反复研究影像资料,最终为小潘制定了严谨的个体化手术方案。
手术过程中,神经外科团队依托娴熟的显微操作技术,采用控制血压、自体血回收、术中导航等措施,全程严密操作、精细剥离,经过6个小时的“浴血”奋战,最终成功完整地切除这颗体积达94毫米×54毫米×80毫米的脑膜瘤,并最大程度保护了患者的脑组织和功能区。
术后,小潘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各项功能逐渐恢复,最终得以重返校园。如今,术后两年的小潘再次来到医院复查,影像显示肿瘤无复发,且各项功能恢复良好。她即将参加高考,开启人生的新篇章。
“神经外科手术的操作相对于其他手术来说,风险更高,操作难度也更大,常常被认为是在刀尖上‘跳舞’。”池超超介绍道。广西科大一附院神经外科作为柳州地区最早独立的神经外科专科,在颅脑肿瘤、脑血管病、神经介入、微创技术等领域深耕多年,有着深厚的技术积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年均手术量居市内前列。
近年来,科室在不断引进国际领先技术与设备的同时,持续探索创新手术方案,致力于为每一名患者提供更加精准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确保患者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健康,拥抱健康人生。
(余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