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辆载着30多名求职者的重点产业园区送工服务专车缓缓驶入粤桂协作康田产业园区,开启一场“家门口到园区”的贴心送工探岗活动。
据悉,车上的求职者分别来自融水易地搬迁安置社区——苗家小镇和苗美家园。
兴苗零工市场的工作人员带着求职者们参观了解园区企业的产品制作流程(见下图)、工作岗位、福利待遇等。
在园区工作近半年的工人潘妹荷说,她当初是由兴苗零工市场介绍到这里工作的,对目前的工作很满意。“在这里的工厂上班感觉还不错,离家近,很方便。每天的工资160元左右,待遇蛮好的。”
近年来,融水经济快速发展,企业用工需求持续攀升。在融水闽兴服装有限公司,生产机器整齐排列,工人们有序作业。但笔者发现,不少工位闲置。为解决用工难题,让工人获得满意收入,该公司已采取多项举措。该公司负责人齐德元介绍:“我们计划用工200人至300人,目前只有80人左右。经过两年的摸索,现在我们接的单越来越多,客户越来越优质,客户支付尾款很快,可以保证工人每月的收入能达到3000元至5000元。大家在家门口就可以找到好工作,有好收入。”
为破解企业用工需求与劳动力资源错配难题,融水搭建“线上+线下”双渠道对接平台。线上借助直播带岗、短视频推送岗位信息,偏远乡镇的求职者也可获悉;线下定期举办招聘会,在乡镇设立实体服务门店,提供简历填写、面试直通车等一站式服务,方便求职者找工作。
兴苗零工市场工作人员贾小娟介绍:“为了让求职者顺利入职,也为了让企业顺利招工,我们在企业和求职之间搭建沟通桥梁,将求职者直接带到工厂进行入职面试,帮求职比较困难的人员跟企业、工厂沟通。”
此外,兴苗零工市场还携手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聚焦服装、皮具行业需求,开展“定岗式”技能培训,精准培养缝纫、质检等技术工人,有效缓解企业“招工荒”,助力脱贫群众稳定就业。随着扶持政策持续发力、技能培训体系不断完善,有望实现企业扎根、群众增收的双赢目标。 本报通讯员 刘通 左雪茹 报道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