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十里茶飘香,又是一年采茶忙。近来,融水部分茶园迎来春茶开采季,茶企及时组织茶农抢抓农时采收今年的首茬春茶,让春天的第一抹新绿抢“鲜”上市。
近日,笔者走进红水乡振民村茶业专业合作社的茶园基地,放眼望去,满目青翠,连绵起伏的茶山上,种满了一片片整齐排列的茶树,嫩绿的新芽挤满枝头,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茶香。茶农们或身背茶篓,或手提采茶袋,忙碌地穿梭在茶垄间,手指在茶树间轻盈舞动,熟练地将一枚枚鲜嫩的春芽采入篓中(见上图)。
该合作社负责人韦旭昶说:“我们茶园种植面积有1000多亩,年产值300多万元,带动256户增收。”
据了解,振民村从1992年开始种植茶树,至今种植总面积达到1280亩。该合作社茶树种植基地位于海拔600米以上的高山上,常年云雾缭绕,良好的生态环境为茶树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当地茶农滚艳林说:“我们家种植茶树七八年了,种植了6亩左右,每年产量1000多斤,收入1万多元。”
同时,该合作社采取“合作社+科研+单位+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产、学、研相结合,进行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科学管理、统一加工销售,形成完善的产销链条。种植加工的绿茶、红茶、白茶等广受市场欢迎,以订单的形式销往浙江、湖南、四川等地。目前,振民村已经有130多户茶农进行茶园种植低改,茶叶年产量近10吨,当地群众户年均增收1200元以上。
不仅如此,该合作社还投资40多万元,建设占地面积近600平方米的茶叶加工厂房。厂房内设有茶叶收集尾调区、茶叶揉捻区、茶叶发酵区及茶叶烘干区、茶叶加工产品储存区、产品包装区、办公区及销售网点。
近年来,红水乡党委、政府通过政策引导和技术扶持,推动茶叶产业规模化发展。全乡茶树种植面积已达到7910多亩,形成“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销链条,带动全乡945户群众种植茶叶,每年可采干茶81吨以上,户均增收1000多元。全乡有茶叶专业合作社3家、茶叶加工厂10家,产品不仅畅销国内,还远销海外市场。茶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
红水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李双双说:“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做大做强茶产业,不断改进茶叶加工工艺,提升茶叶品质,扩大产品销路。同时,还将通过举办茶旅文化节等各类活动,助推茶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本报通讯员 秦胜聪
蒙成远 报道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