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不仅是交通脉络,更是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在融水的工业园区内,近百家企业汇聚于此,货运往来,通达全球。三柳、融河、融从(融安至安太段)3条高速公路,为大苗山开辟出工业新通途。顺着高速前行,融水各乡镇处处彰显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蓬勃生机。
木材加工产业蓬勃发展
融水是广西木材大县和中国香杉家居板材之乡,制造的生态板占据国内约八分之一的同类产品市场。融水的高品质板材产品获得兔宝宝等国内知名品牌企业的签约、代工。融水已成为中国南方地区木材加工小高地,吸引众多企业来投资办厂兴业。
华林木业有限公司生产总经理曾国科说:“在融水的板材企业,资源比较充足。现在交通又比较便利,有高速公路,减少了运输时间,我们能够及时收到原材料,也能让客户及时收货。”
在华林木业有限公司木材生产车间,几百名工人忙碌而有序地工作。木材原料从安太乡运到车间,只需2个小时左右。曾国科介绍,公司过去一天的产量只有4000张左右,现在一天能生产1万多张。2024年,该公司产值达7亿元,产品品质获得全国各地客户的认可,融水木材加工产业的支柱地位不断巩固。
“因为融水香杉木质比较紧密,固定力强,做出来的产品更加稳固,平整度更加好,产品受到欢迎,我们的订单就更多了 ,这是融水香杉最大的优势。”从业多年,曾国科对融水的板材原料质量十分认可。
特色农业产业不断壮大
道路通,百业兴。融水不断开通高速公路,为工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刘通先的福融贝江源农业发展公司入驻融水已经10多年。他说,便利的交通是保障食品企业服务品质的一个前提条件,加上融水与农产品相关的上下游企业也较多,对公司发展十分有利。他的公司2024年竹笋、芋头等产量近1万吨,产值6000多万元,占全县的20%。
刘通先说:“融水的气候、地理条件非常适合各类植物生长,农产品的品质非常好,特别是一年四季都有竹笋,竹笋的品质也很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的客户都高度认可我们的产品。”
见证了融水工业高速发展的刘通先,又看中了融水显著的产业集群效应。2024年,他投资2000多万元,建设5000多平方米的新厂房,计划进一步创新产品品类,提高市场占有率。
“下一步我们将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做深加工、做预制菜等销往国内外。同时,也能进一步带动更多群众增收。”关于公司未来的发展计划,刘通先充满信心。
2024年,融水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59.88亿元。今年以来,融水聚焦建设“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战略任务,继续搭乘高速公路发展快车,统筹谋划“生态工业”“特色农业”“民族旅游业”融合发展。园区新建成标准厂房9.3万平方米,新增6家入驻企业,新开工建设定点屠宰及冷链配送一体化产业园等14个项目,工业投资完成16.5亿元,新增规上工业企业8家、亿元产值以上企业4家,工业链进一步延伸,规模不断壮大。
接下来,融水将借助日益完善的交通网络,招引一批延链、补链、强链的高质量项目,实现引进一个产业,形成一条链,助力一整片,积极推动融水工业高质量发展。
本报通讯员 黄杏俏
蒙成远 欧振波 报道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