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枚洋紫荆胸针都是独一无二的。”5月9日,在龙潭公园苗寨工作室,精美的洋紫荆胸针、发簪、耳环、戒指等文创产品被精心陈列在展示台上,有着独特的美。龙潭公园管理处科教部部长梁萍与同事忙着制作洋紫荆胸针。
两年前,梁萍带领职工团队制作的仿真洋紫荆登上央视新闻,这款以树脂黏土为材料的洋紫荆以逼真的形态和细腻的质感圈粉无数。
黏土制作的洋紫荆,体积大、质量重,不便于携带。梁萍将目光投向洋紫荆饰品设计,在胸针研发初期,她在工作之余,用半年时间反复尝试了各种材料,最终选定铜丝作为主材料。
以传统工艺制作的粉色洋紫荆胸针工艺繁琐,花瓣需要搭配粗细不同的铜丝,才呈现不同的色彩。制作叶片时,她前后经过3次造型和调色的改良,还原了洋紫荆自然叶片的形态。为了让饰品更具质感,梁萍还结合掐丝珐琅工艺,并通过现代工艺优化,使色彩过渡更加自然,光泽度更高。最终,梁萍制作出一系列精致美观的洋紫荆文创产品。
据了解,洋紫荆胸针放在公园游客中心销售,供不应求。随着销量增加,梁萍指导同事制作,组成了洋紫荆文创产品3人主创团队。
“梁老师向师父一样,手把手教我们,这工艺得慢工出细活。”龙潭公园艺术团演员、助理工艺美术师陈新术,主要负责制作洋紫荆饰品叶片。在侗寨工艺岗位任职的梁仙,主要负责侗寨售票与产品经营。
“这款胸针深受游客喜爱,通过文创产品,把洋紫荆的美定格,让游客带到更多更远的地方,也让更多人感受到柳州的浪漫。”梁萍说。
据悉,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梁萍设计制作的洋紫荆胸针,作为市林业和园林局精心挑选的柳州礼物,跟随全国政协委员和全国人大代表走进了两会会场。洋紫荆胸针浓缩了30万株洋紫荆绽放的盛景,是柳州“一花一城”实践的“微型展台”,是柳州生态美及文化魅力的一次有力展示。
全媒体记者 黄蕊
报道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