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柳州市委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03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5年05月15日

一颗小种子孕育出杉木大产业

——融水“杉木王国”炼成记

近年来,融水苗族自治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香杉为抓手,积极探索杉木种苗、抚育、加工、林下经济、森林康养等全产业链发展,打通杉木产业发展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近日,笔者走进县国营贝江河林场良种繁育基地,满目葱郁,杉木苗正舒展新叶。

在这片占地面积6082亩的林场基地里,笔者看到工人们正为苗木喷防虫喷雾,技术人员穿梭于苗圃间,记录不同品种杉木的生长数据。作为全国著名的杉木中心产区,融水正是从一粒良种开始,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杉木产业发展之路。

“林场基地的良种杉木苗根系发达,在相同的土地上,我们的杉木苗比一般的杉木苗长得更加好、更加快。”该林场技术员石安平一边介绍,一边向林农展示长势良好的杉木苗。

前来预订杉木苗的林农杨海林十分认可石安平的说法:“林场基地的良种苗根系发达,在同样的地种植,长得比普通苗快一倍!”实践出真理,杨海林告诉笔者,他多年前种植的林场基地杉木苗,长势明显优于市场上买的其他杉木苗。

然而,过去由于林场没有育苗基地,从市场上购买的苗木质量参差不齐,融水杉木种植长期受困于苗木质量参差、成活率低、生长周期长等问题。

2008年,县委、县人民政府决定把杉木列为林业发展的第一产业,扩大高世代良种种植规模。该林场杉木楠木良种基地在这一年开始建设,并开展高世代良种杉木的科研及繁育。

在广西林科院专家的带领下,该林场基地积极攻关育苗技术,创新育苗方法,改变传统裸根育苗方式,育苗技术日益成熟。该林场基地培育出具有根系发达、生长均一、出圃率高、抗病虫害能力强等优点的杉木轻基质容器苗,其造林成活率达95%以上。

攻关育苗技术这条路,融水走了十年。如今,该林场基地年产杉木良种1800公斤、苗木1000万株、穗条5万枝,良种供应覆盖广西乃至全国,成为南方最大的杉木良种繁育基地。

“这片示范林种植了15年杉木林,胸径普遍超20厘米,树高16米,比老品种增效50%以上。”在示范林里,石安平和广西林科院工程师陈仕昌用钢尺对杉木进行测量,胸径已达20.7厘米,树高已达16米。

“融水是全国杉木优良种源之一,有全国特有的四荣油杉和白云糠杉等优良品种,种子园建设也颇有成效,能够提供优良的无性系品种较多,高世代良种的应用可直接提高杉木人工林的产量和质量,增加广大林农的收入。”陈仕昌表示,这些数据印证了良种的威力,让杉木轮伐期从25年缩短到15年至18年。

良种繁育技术的突破,带来的是产业的变革。近年来,该林场从母树选择、穗条扦插到育苗,每个环节都有标准化流程,建成6082亩杉木楠木良种基地,其中杉木3797亩;建成广西首个红心杉、糠杉专营种子园,生产的杉木、楠木良种达1万公斤,良种苗木3000万株,产量居全国首位,基本形成“育-繁-推”一体产业化。该林场基地也成为辖区内最大的国有林场和广西主要杉木产区和珍贵乡土树种生产基地,并先后获得自治区级良种基地、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称号。

为引导林农选用良种壮苗,融水制定并出台扶持政策,免费向全县林农赠送1000多万株良种杉木苗,让越来越多的林农成为良种造林的受益者。

“林场基地的新品种杉木苗比我们原来的老品种周期缩短5到8年,按照市场价计算能多卖2万多元,我现在种植的这批杉木可以卖到20万元。”白云乡林农蓝新周望着自家的杉木林算起细账。

“经过林场基地选优改良以后,我们现在基本上已经达到培育目标,新品种杉木比原来老品种增效50%以上。”该林场场长贺锦锋表示,良种是产业的“芯片”,育好苗更要建强“杉木种业硅谷”,下一步他们将继续做好良种育苗,让“融水良种”成为全国杉木产业的“金字招牌”。

县林业局数据显示,2024年融水林地面积达36.83万公顷,其中杉木林地面积21.69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2612万立方米,全县年杉木采伐木材蓄积量约67万立方米,全县林业一产产值完成9.318亿元,同比增长9.38%。

本报通讯员

覃美 赵潇骁 荣珍珏

--> 2025-05-15 ——融水“杉木王国”炼成记 1 1 柳州日报 content_345321.html 1 一颗小种子孕育出杉木大产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