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柳州市委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03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5年05月15日

一热就出汗和怎么热都不出汗,哪个更健康?

中医为您解读身体发出的信号

夏季高温,有人稍微一动就大汗淋漓,有些人却是怎么热也不出汗。这两种情况,哪种更健康?出汗异常隐藏了哪些健康问题?如何进行科学调理?昨日,记者就此采访了市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医师杨薇,从中医角度为您解读身体发出的信号。

在正常情况下,出汗是人体调节体温的重要方式。天气炎热或运动时,身体通过排汗散热,维持体温平衡。此外,汗液还能帮助排出部分代谢废物,保持皮肤湿润。一般情况下,包括由于环境热或运动之后轻微出汗,休息后止汗且无怕冷现象;全身均匀出汗,而非头颈、手心等局部出汗;汗液无明显臭味。大家可以根据上述情况,判断自己是否属于正常出汗。

杨薇介绍,无论怎么热都不出汗和一热就大量出汗均属于出汗异常现象,需要引起重视。从中医角度来说,前者多为阳虚体质阳气不足,难以推动汗液排出,常伴有怕冷、四肢冰凉等症状;津液亏虚者,体内阴液匮乏,汗源不足,会出现皮肤干燥、口干舌燥等表现。此外汗腺功能异常,像先天汗腺发育不良,或是某些疾病导致排汗障碍也会影响正常出汗功能,甚至导致体温调节能力下降,热量无法及时散发,在夏季更易引发中暑或高热。后者多属于气虚体质,尤其是肺脾气虚时,毛孔固摄功能减弱,难以有效控制汗液排泄,人稍微一动就大汗淋漓,还常伴有乏力、易感冒等表现;阴虚内热者,体内阴液不足,虚火内生,常见症状有夜间盗汗、手足心热,多见于更年期女性或长期熬夜人群;湿热体质者,体内湿热蕴结,熏蒸肌表,会出现头面部多汗,同时伴有口苦口臭、舌苔黄腻等情况。“长期大汗可能损耗气血,导致疲劳、自身免疫力下降。”杨薇说。此外,大量出汗未及时补水补盐,还有可能引发头晕、抽筋。

针对这些情况,中医亦有调理方法。阳虚者可适当晒太阳(避开正午)、艾灸关元穴与足三里等穴位,三伏天可进行温通散寒的中医治疗,饮食上可多吃羊肉等温补食物;津亏者宜多喝温水,食用银耳、梨等滋阴生津食物。气虚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玉屏风散固表止汗;阴虚者可用生脉饮或银耳百合羹滋阴;湿热者饮食需清淡,多吃冬瓜、薏米等利湿食物。

在运动方面,应避免中午进行运动,一般以清晨或傍晚时段为宜,可选择散步、八段锦、瑜伽、太极等较为柔和的运动;运动前后不宜喝冷饮,可饮用温的淡盐水或黄芪、麦冬泡的茶饮;穿着上应选择舒适、透气的衣物,避免穿不透气的“暴汗服”;此外,三伏天是调理身体的好时机,阳虚者可尝试三伏贴、艾灸,湿热体质者适合拔罐、刮痧祛湿。

杨薇提醒,若长期出汗异常,建议咨询中医师辨证调理,不可自行盲目用药。

全媒体记者 庄子莹

--> 2025-05-15 一热就出汗和怎么热都不出汗,哪个更健康? 1 1 柳州日报 content_345329.html 1 中医为您解读身体发出的信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