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柳东新区的广西艾盛创制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一批“大块头”、高质量的“车身地板”正逐一下线,工人们正在紧张忙碌地将其焊接成汽车白车身。今年以来,该企业主动走出柳州拥抱国内市场,产品获得了一些知名汽车厂商的认可,合作不断拓展延伸。
广西艾盛创制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顾成波介绍,企业以车身柔性智能制造为核心技术,基于自主研发的工具链和装备链,满足车身全生命周期柔性定制的需求,是一家为汽车行业提供短周期、低成本、高品质开发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已经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我们依托湖南大学团队,考虑到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及成果转化特点,瞄准汽车试制和定制等细分市场,利用自己的技术储备、整合供应链资源,为汽车主机厂提供车身设计开发以及小批量定制制造的一体化服务,并把外地一些好的做法和资源引入柳州,共同做大做强。”顾成波说。
走出去,既有广阔市场,也要面临风高浪急的市场竞争。顾成波认为,在与一些外地主机厂合作过程中,客户有可能会针对具体车型提出更高要求,这就需要企业具有较强的设计研发能力和加工制造能力。“举例来说,客户曾要求,某关键零部件要同时满足安全性和轻量化需求,我们就会跟客户一起开展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的研发等,并快速实现产业化。”顾成波说。目前,企业正在有步骤地将夹具和模具等非标准化的工艺装备转化为标准化工艺装备,这样即便生产不同的零部件,也可以通过重新组装实现通用,将大大压缩客户新车型的开发周期,节省制造成本。
广西艾盛创制科技有限公司走出一条向外拓展市场、努力寻求发展的道路,为柳东新区众多零部件厂提供了借鉴思路。今年一季度,柳东新区累计有59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开拓外地市场,努力提升产能利用率,发掘存量业务空间。
全媒体记者 谢耘 报道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