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柳江大地铺展开一幅生机盎然的丰收画卷。连片的藕田里,莲藕破泥而出,讲述着大地慷慨的馈赠;辣椒地里,青椒青翠欲滴,随风摇曳,点燃农民心中的喜悦;蚕房之中,雪白的蚕茧堆积如山,成为蚕农们致富的“珍宝”……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柳江区各地产业发展迎来丰收盛景,奏响一曲曲激昂的欢歌,唱响乡村振兴的动人乐章。
夏日“藕”遇 泥土“淘”金
5月16日,笔者走进百朋镇万亩藕田,只见荷塘碧波荡漾,一片生机盎然。藕农们身穿防水服,在荷塘中熟练地采挖莲藕,一根根粗壮的莲藕破泥而出。简单冲洗后,莲藕露出如玉般温润的色泽,显得格外诱人。藕农们将这些新鲜的莲藕整齐码放在筐中,等待着装车运输。
“今天天还没亮我们就开始下田采挖,目前已采收200多斤新鲜莲藕。趁着市面上莲藕还没大量上市,我们提前出货,每斤的收购价比上市高峰期能多出几块钱,收入也能增加不少。”百朋镇里团村阳村屯的藕农覃春余说。
田埂上,收购商覃有度的货车早已等候多时。“百朋莲藕以其出众的品质和脆甜清新的口感,在市场上很受欢迎。现在,我每天要收购300斤左右,收购价10元一斤,供不应求。”覃有度说。
据了解,今年百朋镇春季莲藕种植面积2.1万亩,预计平均亩产3500斤。近年来,柳江区通过引进先进种植技术、开展技能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莲藕的产量和品质。同时,进一步加强“百朋莲藕”品牌建设,积极拓宽销售渠道,通过线上线下紧密结合,将“百朋莲藕”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椒”香四溢 “辣”出幸福
近日,穿山镇迎来辣椒丰收季,村民们趁着晴好天气抢抓采收工作,奏响丰收“椒”响曲。
在位于穿山镇高平村平地屯的蔬菜种植基地,一片翠绿映入眼帘,一垄垄辣椒植株整齐排列,生机勃勃。村民们穿梭其中采摘、打包、称重、装车,一派繁忙丰收景象。
“今年,我们在基地种植100多亩螺线椒,这种辣椒风味独特,深受消费者喜爱,在市场上一直热销。”高平村平地屯党支部书记谭永记介绍,此次辣椒采摘期从5月初开始将持续至6月底,亩产量约3000斤,市场批发价每斤2元左右。辣椒种植具有周期短、收益高、带动性强的特点,不仅让种植户的钱袋子鼓起来,还为平地屯周边群众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今天一大早我就到基地采摘辣椒,每天有100元工资,既能照顾家里老小,还能补贴家用。”平地屯村民黄连开心说。2022年该基地运行以来,她就在此务工。如今,这片辣椒基地不仅为她提供了增收的新渠道,更承载着一家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据了解,该基地土壤肥沃、宜农宜业,孕育出的辣椒个个肉质厚实、椒香浓郁,入口脆嫩多汁,在餐饮市场中成为炙手可热的优质食材。该基地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通过精准调控,将水分与肥料以最佳配比输送至辣椒根系,不仅让每一株辣椒都能“喝饱吃好”,茁壮成长,还为辣椒产业的稳健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蚕茧丰收 “丝”路焕新
近日,位于里高镇三合村弄麦屯的广西蚕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桑蚕养殖基地,蚕房里一排排竹制蚕匾整齐码放,嫩绿的桑叶铺满匾底,幼蚕正蠕动着身躯啃食桑叶。蚕农黄华英手法娴熟地将新鲜桑叶撕成碎片,均匀地撒在蚕匾中,为幼蚕提供可口的美味。
“今年首批蚕茧收了460多斤,卖了13000余元,第二批6天后就能结茧。”黄华英说,她种桑养蚕已有17年,每年可收10批蚕茧,收入稳定,日子越过越红火。
为帮助蚕农科学有效地种养桑蚕,里高镇桑蚕种养技术专家黄双平深入各村,为蚕农们提供技术指导,为桑蚕产业增收奠定基础。“蚕虫会经历好几次蜕皮,每蜕皮一次,我们就需要更换蚕网,为蚕虫提供干净的生长环境。”黄双平俯身在蚕匾前,仔细检查蚕的生长状态,耐心地向蚕农示范养殖技巧。他介绍道:“里高镇首批蚕茧收购工作已基本完成,收购单价在每斤29元左右,市场收购均价较去年同期上涨10%。下一步,我们农业部门将通过‘理论培训+实地指导’相结合的方式,重点提升农户桑园管护、科学养蚕和病虫害防治能力。”
据了解,里高镇充分发挥气候适宜、水土丰沃的自然优势,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指导、市场拓展等方式,推动桑蚕产业提质增效。2024年,该镇蚕茧总产量达4000吨,产值约2亿元,种桑养蚕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为推动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本报通讯员 姚玮怿 韦莹芸 梁旎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