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庄子莹)近日,一段跨越国界的医患温情故事在广西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柳州肿瘤医院)上演。一名外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大卫(化名)在妻子陪同下慕名来柳求医,该院核医学科医护团队以专业诊疗技术与跨语言服务,为这名异国患者驱散病痛阴霾,书写了一段跨越国界与语言的暖心医患故事。
20多年前,大卫被确诊为甲亢,长期依靠服用抗甲状腺药物控制病情。数日前,大卫随妻子回到家乡柳州探亲时,突感全身乏力。考虑到久未复查甲状腺功能,夫妇俩担忧病情复发,又因长期不在本地生活,对家乡医疗环境了解不足而犯难。幸运的是,其亲戚得知这一情况后,向夫妇俩推荐了曾为其治愈甲亢的广西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核医学科。“这里的医生不仅专业技术好,还特别有耐心。”亲戚的亲身经历让大卫夫妇放下心来,决定前往该院就诊。
大卫夫妇在该院感受到了医护团队的温暖关爱。由核医学科主任医师廖宁、副主任医师刘观鑫、护士长刘柳芳组成的诊疗小组迅速响应,考虑到语言沟通障碍,核医学科博士孟凡翔主动担任翻译,用英语与大卫亲切交流,详细询问其病史、用药情况及症状细节,确保诊疗全程语言沟通顺畅。
医护团队为大卫安排了相关检查。结果显示,其甲状腺功能指标正常,无需调整药量,但甲状腺内发现一枚1厘米大小的Ⅲ类结节。针对这一情况,刘观鑫结合中西医诊疗优势,建议采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并现场演示如何定位穴位、规范贴敷。
流畅的语言交流、细致入微的诊疗,让大卫夫妇备感安心。离开医院前,大卫用略显生涩的中文反复致谢:“谢谢!谢谢!”他竖起大拇指为医护团队点赞。其妻子感慨地说:“原本担心语言不通会影响治疗,没想到这里的医生不仅专业,还如此贴心。”在诊疗过程中,该院核医学科团队展现的不仅是精湛医术,更是医疗服务的人文关怀。
“医疗无国界,服务有温度”。未来,该院将持续突破语言、肤色、地域的限制,不断拓展优质诊疗服务的广度与深度,进一步强化医护人员的健康服务意识,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更专业的诊疗方案、更优质的诊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