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窑柴烧是我国古老的一种窑烧技艺,距今已有数千年历史。这种烧制陶器的地方依坡而建,斜卧似龙,故而被称之为龙窑。自宋朝开始,我市柳城县境内就建造有多处龙窑。近年来,随着科技发展,龙窑柴烧技艺逐渐淡出人们视野。位于柳城县沙埔镇上雷村永兴陶器厂的柳城龙窑是目前广西规模较大、保存完好且正常生产的龙窑之一。
5月22日,柳城龙窑今年首窑开窑。经过3天3夜连续不断燃烧的龙窑窑门重新开启,冷却后的窑洞门依然升腾着一股热浪,松木清香扑面而来。窑工们屏息凝神,或挑着、或推着一件件釉色温润的陶器走出窑洞。
龙窑陶器烧制技艺主要包括做坯、印坯、荡釉、装匣、装窑、烧窑等。使用的原材料独有,主要是在柳城县沙埔镇上雷村附近原地取材,以松枝等植物为燃料,赋予传统手工拉坯技术,自然风干,上釉装饰,高温烧制。
今年69岁的蒋太华,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柳城龙窑陶器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他与这座龙窑一起走过了40年岁月。
1985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蒋太华来到柳城沙埔,发现上雷村一带的泥土质地很适合制作陶器,并且被当地陶器烧制技艺吸引。几十年来,他在龙窑旁带过的徒弟有近百人,烧制出的陶器更是数不胜数,但最中意的还是他一家四口共同烧制的一件作品。
“这件作品我们制作了几个月,女儿负责绘画,我负责雕刻,儿子负责上釉,最后我和爱人一起烧制而成。”蒋太华说,市场曾有人出价10万元他都不卖。
如今,蒋太华的许多徒弟在业界已小有名气,传承其手艺的儿子和女儿,均已在江西景德镇站稳脚跟。近年来,蒋太华还积极走进中小学校及美术、职业技术院校等,积极传授陶器制作技艺。
全媒体记者
黎寒池 报道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