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柳州市委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03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5年05月29日

何以“点木成金”?

——融水从“卖木材”到“卖生态”“卖文化”的华丽转变见闻

融水郁郁葱葱的杉木林。

杉木画团扇。

融水苗族自治县素有“杉木王国”之称。依托21.69万公顷的杉木林资源,融水创新打造“杉木+”产业模式,将杉木元素深度融入生态旅游、民族建筑和非遗保护传承中。2024年,融水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83.37亿元,占GDP比重60.3%,传统林业通过“杉木+”产业模式实现了华丽转身,走出了一条“以林促旅、以旅兴文、以文富民”的绿色发展之路。

“我现在位于融水双龙沟森林康养基地的杉木步道上,这里的杉木林平均树龄超过20年,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达每立方厘米3万个,相当于城市公园的20倍。”笔者走在融水双龙沟森林康养基地的杉木步道上边说边拍摄视频。

近年来,融水依托这片“天然氧吧”,建成了桂北首个自然教育基地,开发了森林徒步、康养度假等生态旅游项目,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2024年,融水接待游客834.67万人次,同比增长12.01%,旅游消费93.88亿元,同比增长13.2%。

柳州游客蓝女士说:“整个体验行程感觉空气很清新,负离子含量很高,很多的参天古木,走下来不仅不累,还很尽兴。”

融水双龙沟森林康养基地负责人潘桂先介绍:“我们推出的‘森林疗愈’项目很受欢迎,游客可以在杉木林里进行冥想、瑜伽等,沉浸式亲近自然。”

融水文体广旅局局长周卫军说:“依托得天独厚的杉木生态资源禀赋,我们全力构建‘康养+研学+旅居’三位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体系,通过产业深度融合实现协同发展。目前已建成3个森林康养基地。”

在融水梦呜苗寨景区,杉木不仅是生态资源,更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作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苗寨里73栋从深山搬迁而来的吊脚楼被完整复建,与其他传统木质结构的苗族建筑共同构成“活态文化博物馆”。97名搬迁群众在苗寨里通过“易地搬迁+旅游+乡村振兴”模式,成为演员、民宿老板、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人均年收入超3.6万元。

梦呜苗寨印象民宿的罗老板说:“我们的吊脚楼全部采用百年杉木建造,游客住在里面能闻到杉木的天然香气,节假日民宿入住率达90%,很多客人都是冲着这种独特的居住体验来的。”

不仅是景区,融水县城的老城改造也融入“杉木记忆”:临街商铺统一采用吊脚楼形制,外墙保留着杉木自然块状结构;民族路上的八角楼化身文化驿站,续写着“杉木撑起村寨魂”的古老传说;人民西路上的风雨桥化作过街廊道,让文化融入街巷。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杉木的价值还延伸到了文创领域。在安太乡,广西融水中杉文化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何叶在家中进行“杉木+非遗”的跨界融合,何叶家里的杉木艺术品琳琅满目,有杉木纸苗绣、杉木画团扇、杉木水墨画等。

“我们将杉木通过物理加工制成杉木书画纸,然后在上面进行苗绣、水印墨画、水彩画等创作,最后再装裱成为艺术品。杉木特有的木理质感也成为了我们各类绘画作品的防伪标识。”何叶说。

依托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安太乡种植的杉木具有良好的吸水性、柔韧性及独特的纹理和质感,是广西融水中杉文化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杉木书画纸原材料的主要来源。其创作的产品不仅满足国内书画市场需求,还凭借其独特品质销往美国、欧洲等国际市场。同时,林洞村正全力打造“中国杉木书画纸团扇文化第一村”,让杉木从建筑材料变身文化载体,形成多元化产业矩阵。

从“卖木材”到“卖生态”“卖文化”,一棵杉木变身为融水的文化符号和产业引擎,融水用实践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

融水苗族自治县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依托优质杉木资源,融水将持续打造‘杉木+’文旅融合产业链,重点开发杉木主题生态研学项目、完善林间步道、木屋民宿等设施,同时培育苗绣杉木文创产品,构建‘林旅文创’三位一体的生态经济体系,推动乡村振兴与民族文化传承协同发展。”

本报通讯员 荣珍珏

欧振波 覃美 报道摄影

--> 2025-05-29 ——融水从“卖木材”到“卖生态”“卖文化”的华丽转变见闻 1 1 柳州日报 content_346261.html 1 何以“点木成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