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柳州市委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03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5年06月12日

3D锦鲤“游”进龙潭公园

有游客表示很出片,有游客认为“画蛇添足”

S弯进入施工最后阶段。

龙潭公园里的锦鲤观光车。 (资料图片)

工作人员对锦鲤彩绘进行调整,增加灵动性。

连日来,龙潭公园S弯因路面增加裸眼3D锦鲤彩绘一事引发了网友的热烈讨论。一些网友认为这种创新设计为传统景观注入了新鲜活力,还有部分网友质疑人工彩绘破坏自然景观,而环保人士则担忧彩绘材料污染水质。昨日,记者对此进行走访。

现场:

游客对锦鲤彩绘褒贬不一

昨日,记者来到龙潭公园,看到锦鲤彩绘位于风雨桥旁的S弯路面上,一条条橙色、红色、金色相间的锦鲤或大或小,或成群或独行,仿佛在山水间“游动”。尽管S弯尚未完成改造、开放,仍有不少游客举着手机,在风雨桥上寻找最佳拍摄角度。

人群中,游客们的看法褒贬不一。来自广东的游客王女士表示:“我们专程来看的是喀斯特地貌,不是看人工彩绘。”广州游客黄女士也直言:“龙潭公园的价值在于原生态,哪怕在周边加围栏都比在核心景观‘画蛇添足’强。”她认为管理者与年轻游客存在审美代际差异,“有些游客打卡的是新奇感,但我们要的是山水纯粹性。”

然而,也有游客持不同观点。来自长沙的游客常女士说:“之前在小红书刷到就‘种草’了,锦鲤彩绘让拍照更有趣!”两名同样来自长沙的大学生举着手机展示打卡照,称S弯上有锦鲤彩绘会更出片。

公园:

融合自然与文化打造“锦鲤IP”

据介绍,锦鲤彩绘从6月初开始绘制,绘制周期约7天。“锦鲤彩绘不仅是装饰,还是IP化探索。”面对争议,龙潭公园管理处基建科副科长梁莉表示,绘制锦鲤意在打造公园专属的“锦鲤IP”,将自然山水与文化创意融合。7组共29条彩鲤包含丰富主题:好友结伴群、家庭鱼群、情侣双鱼及“鱼跃龙门”组,分别象征友情、生态和谐、幸福祝愿与人生进阶,表达了美好祝愿。游客可坐鱼背拍摄“飞天”效果或与环抱式锦鲤互动,“和上游的‘鱼鳞坝’景观也形成了呼应。”

在设计时,S弯也预留了约17米的空白路段,保留了原始景观,以满足游客的不同取景需求。梁莉说,彩绘并非永久性的。根据磨损程度,预计可维持3至6个月,之后,公园也会结合游客反馈,进行综合研判后进行调整。

锦鲤彩绘由专业机构根据龙潭公园的IP进行创作。“我们特地将锦鲤的尾巴进行了延长,看起来显得更轻盈飘逸,做成了裸眼3D的效果,让游客看上去就像是锦鲤在游动。”设计师罗峣虹介绍,锦鲤选取明艳的颜色,比较符合年轻人的喜好。

对于游客们的不同看法,罗峣虹表示理解:“每个人的审美和喜好都不同,设计的时候我们也考虑到了要兼顾传统与创新。希望通过这种设计,能让更多的人关注龙潭公园,感受到这里的独特魅力。”

S弯将于6月13日重新开放

据了解,S弯将于6月13日重新开放。改造后,S弯有哪些亮点?

梁莉介绍,S弯是镜湖上下游水体交互的关键通道,此前仅有2个出水口,导致上游流通滞缓、下游补水不及时。经专业论证,增强水体流动性是改善水质的可行方法。改造后,排水口数量从2个增至8个,增强了镜湖上下游水体的交互能力,有助于整体水质提升。此外,镜湖冬春枯水期易暴发藻类水华,影响美观和水生态系统。为此,上游新建三层叠水式“鱼鳞坝”,增强补水与增氧能力,有效遏制水华。

其次,新增叠瀑设计也是一大特色。水流形成阶梯式下落,兼具生态和游览价值。生态上,叠瀑使水流与空气充分接触,自然增氧;游览上,打造“观水听涛”的沉浸场景,游客既能赏流瀑,又能听水声。此外,对年久堤坝进行结构性加固,同步拓宽路面至1.9米,提升通行安全性与舒适度。

此次龙潭公园S弯锦鲤彩绘引发的热烈讨论,反映了不同人群对于自然景观与人工创意融合的不同看法。还有网友认为,公园管理方在打造特色IP的同时,也需要充分考虑游客的需求和意见,在传统与创新之间找到平衡点。你怎么看呢?

全媒体记者 陈粤 黄蕊 报道摄影

--> 2025-06-12 有游客表示很出片,有游客认为“画蛇添足” 1 1 柳州日报 content_347124.html 1 3D锦鲤“游”进龙潭公园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