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罗妙)6月26日,记者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获悉,三江侗族自治县、融安县、融水苗族自治县等地洪水退后,该中心已组建传染病应急处置小分队赴受灾地区,全面开展灾后防疫工作,切实保障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在受灾地区,疾控小分队与当地卫健、疾控等部门建立联防联控机制,重点对居民区、农贸市场、医疗机构等场所开展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并制定专项防控方案。同步强化症状监测和报告系统,确保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为提高基层防疫能力,小分队组织专业人员开展专题培训,重点指导霍乱、细菌性痢疾、甲肝等洪涝灾害后易发传染病的识别与防控工作,并向群众发放健康教育手册普及防病意识。针对洪水浸泡区域,小分队科学指导环境消杀,重点对农贸市场、公共厕所、垃圾收集点等场所开展专业消毒。通过现场示范操作、发放消杀物资及指导病媒生物防制,有效切断疾病传播途径。
目前,各受灾地区卫生防疫工作正有序推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醒,灾后居家消毒时,应严格按照消毒剂使用说明进行操作。灾后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不饮用生水,不吃腐败变质食品,不食用病死禽畜和霉变粮食。对受污染的水源、厕所等场所要全面消毒,动物尸体须远离水源深埋或焚烧处理,并对周围环境进行严格消毒,确保灾后卫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