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9时,受上游来水和持续强降雨共同影响,融江融安县城段迎来今年入汛以来第四个洪峰,水位达到了117.96米,超出警戒水位3.36米,相应流量为15100立方米每秒,形成了5-10年一遇的洪水。面对汹涌的洪水,融安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各级党组织主动担当作为、勇挑重担,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在“中国金桔之乡”悄然打响。
靠前指挥 沉着应对
灾情就是命令。“我们各级党组织一定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狠抓工作落实,要不折不扣坚决执行上级命令指示,按照应急预案要求进行细致分工,明确到人,认真排查各种安全隐患,提前做好防范措施,严守值班岗位,应对各种突发情况。”6月25日6时,县委书记于福坚带领应急、水利、综合行政执法局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到县城河西低洼地段召开现场会,现场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于福坚要求,各级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做好工作统筹和谋划,科学安排、合理调度,重点安排好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重点保障好用水、用电等基本生活需求,重点保障好中考工作,加强天气、水文、地质灾害等预测预报,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做好灾后恢复各项工作。
连日来,县委书记于福坚、县长胡伟华多次到防汛第一线,了解防汛情况,指导相关部门落实县委、县政府防汛工作部署,加强对重点受灾片区的安全隐患排查,严防次生灾害发生,切实扛起责任,坚决打赢抗灾救灾攻坚战。
洪水无情。融安县各级党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以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的鲜明导向,在抗灾救灾中彰显党员担当,用忠诚在防汛一线书写答卷。
转移及时 无人伤亡
“大水马上就上来了,把家里的电器放在二楼,把贵重的东西带好,立即赶快转移到安全地带。”6月24日晚上,长安镇和平社区党支部书记杨仁亮拿着大喇叭,挨家挨户动员群众转移。当日23时45分,随着最后一批低洼地带群众被转移至安全区域,融江融安段低洼区域的221户594人全部脱险。25日9时,融江长安站117.96米的洪峰(超警3.36米)过境期间无一人伤亡。
6月24日洪水急剧上涨,迅速突破警戒水位,洪水漫溢威胁两岸河堤,长安镇及沿江区域防汛形势异常严峻,一场与暴雨洪水赛跑的“防御战”正式打响。
“必须在洪峰抵达前完成转移!”融安县水利局防御值班室迅速进入“秒级响应”状态:值班人员实行24小时不间断值班值守。他们紧盯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 与水文部门紧密联系,对融江及重要支流的水位、流量、降雨量进行高频次、滚动式分析研判。这场与时间赛跑的防汛硬仗,见证了“水利尖兵”的精准测报。
进入汛期后,融安县气象局、县应急局、县自然资源局、县水文中心、县水利局等单位,分别通过预警预备系统,第一时间将气象、水文、地质灾害等相关信息,通过预警平台、短信平台、新媒体平台、微信工作群等,发送到相关人员手中,确保预警信号及时传递。
洪水消退 快速清淤
6月25日上午9时,洪峰顺利过境,9时30分洪水开始缓慢回落,一场清淤战又马不停蹄打响了。
融安县将融江两岸划分成各单位的责任区,一名县领导负责一个片区,根据单位人数划定清淤责任区域,确保每一个区域都有党员干部负责。
凭借多年防汛抗洪经验,融安县采取“水退人进、人机协同”的战术,调集铲车、洒水车、消防车等特种车辆,组织党员干部、环卫工人、受灾群众等,顶高温、冒酷暑,开展清淤和生产自救,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力争把因灾造成损失降到最低。
“水退的时候我们就行动,淤泥随着洪水退去,清理起来相对快速点,等洪水完全退后,再组织人员清淤,工作量和难度都加大了。”在清淤现场的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谢振兴说。
连日来,融安县消防救援的“蓝朋友”们奋战在防汛救灾和清淤第一线,他们用最强的团队保障受灾群众生活用水,还要完成出警任务。“在人民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必定冲锋在第一线。”融安县消防大队负责人杨雷的话掷地有声。清淤现场,他们加班加点用水枪冲洗街道,洪水肆虐,他们用橡皮艇救援受困群众,出警现场,他们用破拆工具救援受困司机。
融安县广大党员干部用忠诚担当向全县人民提交了一份合格答卷。他们的坚守与付出,成为洪灾中守护家园的坚固堡垒,他们的身影成为洪灾中最美的风景。
本报通讯员 谭凯兴
覃庆和 报道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