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黎双)夏日果园,绿意盎然。6月27日,我市在柳北区长塘镇鹧鸪江葡萄种植基地举办广西农科院葡萄与葡萄酒研究所成果转化基地揭牌仪式。来自广西农科院葡萄与葡萄酒研究所和我市农业农村部门的专家,以及种植户30多人走进果园,围绕富硒葡萄提质增效技术、加工鲜食两用型葡萄新品系C11-11种植管理技术展开交流,推动本地葡萄产业高质量发展。
6月27日上午,记者在该园实验基地看到,一排排 C11-11葡萄藤整齐排列。走近观察,初挂果的青色葡萄颗粒饱满、大小均匀,单果重量比同类型葡萄高出 1-2克。
在现场,广西农业科学院葡萄与葡萄酒研究所、乡村科技特派员梁翡翠介绍了富硒葡萄提质增效综合集成技术应用、C11-11葡萄栽培技术要点,“这个葡萄品种不必疏花、疏果,抗逆性强,既可鲜食也可以加工葡萄汁或酿酒。”她分享了富硒葡萄提质增效综合集成技术的核心要点和广阔应用前景,这些技术将为本地葡萄产业注入新活力。
在果园的另一边,市水果生产技术指导站站长陈刚在现场示范葡萄夏季管理技术,并提醒种植户加强果园建设,根据不同的葡萄架样式进行管理,合理控制果实产量,强化水肥营养管理,优化植株养分配比,提升果实品质。种植户们认真学习并用手机拍照记录。
近年来,鹧鸪江葡萄园种植了夏黑、红玫瑰、京玉等20多个品种,涵盖常规品类以及今年新引进的绍星9号等10个鲜食品种,还培育了极具酿酒潜力的特色品种,进一步丰富园内品种结构。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农技人员将结合市场导向,进一步优化水果品种结构,开展富硒葡萄种植技术推广等,同时,持续助力果农提升种植水平、实现增产增收,推动本地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