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柳州市委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03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5年07月03日

“绿色家底”如何增厚?

——柳钢集团“精益管理进行时”之三

炼铁总厂超低排放改造项目进入冲刺阶段。 (阎翔 摄)

柳钢集团柳州本部大景航拍。 (涂桂铭 摄)

柳钢防城港基地港务中心综合原料场4号、5号矿棚封闭验收投运。(邹华勇 摄)

柳钢8号转炉获评2024年度全国节能降耗“创先炉”。 (李镇江 摄)

柳钢中金公司生产的绿色不锈钢白皮卷。 (陈伟强 摄)

柳钢一隅。 (陈能峰 摄)

绿色,是大自然的颜色,是希望的象征,也代表着生命的力量。

对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柳钢集团”)而言,绿色,是这里的底色。

柳州本部高炉煤气实现近零放散,吨钢转炉煤气回收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余热发电量占企业总用电量的80%以上,工业循环水利用率超过98%;

2024年单位产值能耗较2018年下降28%,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41%;

连续6年获评“绿色发展标杆企业”,成为广西首家双基地完成清洁运输改造的企业……

这组充满“绿意”的数据背后,是柳钢集团阔步走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道路上,加快推进超低排放改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不断增厚“绿色家底”,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塑造新优势的生动实践。

1.源头治理 超低排放

盛夏时节,走进柳钢集团柳州本部,一个个戴着蓝色或者绿色“帽子”的建筑格外醒目。

柳钢焦化厂生产技术室副经理黄业迎说,这些“帽子”下面是一个个封闭料场,好似给煤炭等物料盖上了一层“防尘铠甲”,解决了原燃料及固废物资装卸、堆存、输送等无组织排放问题。

据悉,无组织排放是指生产工艺流程或厂区作业活动中,无法(或未被充分有效)收集进入密闭管道系统,从而以扩散、逸散、泄漏等形式直接释放到大气环境中的气态污染物或颗粒物;有组织排放则是污染物通过专门的、密闭的收集系统和排气装置(通常为固定排放口,如烟囱、排气筒等),有方向、有秩序地集中排放到大气环境中的过程。

在黄业迎看来,要实现超低排放,就必须做好无组织排放和有组织排放两方面的治理。

在无组织排放治理方面,焦化厂可谓是想方设法。近日,在焦化厂的封闭料场内,21台新型雾炮机陆续安装调试。在物联网、AI鹰眼视觉终端技术等技术的助力下,它们展现出“智能”的一面——通过尘报警联动、视频联动、治理计划联动3种智能联动方式,工作人员一键操作,可精准获取堆取料机的位置,调动雾炮进行定点喷雾抑尘,降尘率高达95%。

在焦化厂,各式腾空而架的管线同样受人关注。黄业迎说,依靠建好的全封闭运煤皮带通廊,煤炭、焦炭等可以清洁运输进厂,实现“用料不见料”。

在生产环节中产生的有组织排放,更是容不得一点儿含糊。“我们通过采用列管式换热器代替原有的管式炉,实现用蒸汽替代煤气进行脱苯,做到零污染、零排放。”黄业迎说。

柳钢炼铁总厂,也在大力实施超低排放改造。柳钢炼铁总厂主任工程师刘伟说,今年以来,该厂稳步推进烧结无组织超低排放改造、料场棚化项目、烧结环冷废气余热利用等项目,环境得到明显的改善。

看着高耸的烟囱排出一缕淡淡的水蒸气,已在柳钢工作近20年的刘伟感叹道:“实施超低排放改造以来,厂区环境每周都有变化,跟公园有得一比。”

在“双碳”目标愿景下,超低排放改造堪称一场在钢铁行业发起的环保革命。自2019年《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出台以来,柳钢集团积极响应,成立超低排放改造工作领导小组,以“壮士断腕”的魄力累计投入56亿元,实施178项超低排放改造项目。

目前,柳钢集团相继完成了烧结烟气SCR脱硝改造、烧结烟气脱硫消白改造等一系列超低排放改造项目。清洁运输改造已经完成评估和公示,有组织和无组织排放改造已基本完成,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下降。

2.循环利用 节能降耗

超低排放不等于“零排放”,钢铁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如何实现资源利用、变废为宝?

黄业迎介绍,以前述焦化厂以列管式换热器代替原有的管式炉为例,加热富油后的乏汽被回收进入低压蒸汽管网,用于循环加热,还能有效回收低压蒸汽和蒸汽凝结水。

黄业迎算了一笔账:回收水可作为除盐水送回干熄焦系统循环利用,低压蒸汽并入现有蒸汽管网,仅这一项,每年可创效超过百万元。

让废弃物循环起来,变废为宝的案例在柳钢集团不胜枚举。例如,柳钢集团通过集中烟道进行烟气余热二次回收利用,将工业余热变为绿色热源,供给预包装柳州螺蛳粉、餐具消毒、酒店床单清洗等行业企业使用;炼钢中产生的钢渣经过处理后,应用于广西高速公路的铺筑;高炉煤气回收后转为生产电力的不竭能源……曾经的“环境包袱”早已转化为“绿色财富”。

这些生动的案例,无不体现着柳钢集团对奋力走好绿色化转型发展路子的执着和探索。

日前,全国重点大型钢铁生产设备节能降耗对标竞赛评审结果公布,柳钢3号高炉、8号转炉分别获评优胜炉、创先炉,充分展现了其在节能降耗方面的领先实力。

“3号高炉成为全国4座获得‘优胜炉’称号的高炉之一,源于我们按照集团公司精益管理部署,在技术创新上,不断探索新工艺、新方法;在设备升级上,引入先进技术与装备,实现了产量与能耗的‘一升一降’,生产效率与能源利用水平实现质的飞跃。”柳钢炼铁总厂高炉一车间工长果成龙说。

柳钢集团推进节能减排的成效,已融入城市地表水水质、环境空气质量的“成绩单”里,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画卷在龙城铺展。

3.绿色打底 发展更优

绿色是生态的本色,也是发展的底色。

2024年12月,在钢铁行业EPD(环境产品声明)平台,柳钢成功发布4份环境产品声明报告,成为广西首家发布环境产品声明报告的钢铁企业,展现钢铁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水足迹等信息。这是柳钢产品在绿色低碳发展道路上迈出的坚实一步。

荣获“2023—2024年度钢铁行业低碳践行者——绿色低碳先锋企业”称号;所属广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入选2023年度中国绿色电力(绿证)消费TOP100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案例入选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案例选》书籍,成为行业转型的“绿色样本”……荣誉背后,是柳钢集团以实际行动不断增厚“绿色家底”,并将其转化为发展动能,大力打造“绿色柳钢”的见证。

近年来,柳钢集团通过扩大有效投资、加大科技创新、优化产品结构等措施,实现生产经营指标明显改善。同时,柳钢集团大力实施汽车用钢、船舶及海洋用钢、新能源用钢、精品工业长材“四个百万吨”产品升级工程,着力打造家电用钢、工程机械用钢、高等级集装箱及耐候耐蚀钢等“4+X”高端产品集群,推动产品不断迭代更新。

1至5月,柳钢集团“四个百万吨”产品销售量同比增长55.17%,研发投入累计同比增长10.34%,新开发12个高附加值产品。

发展绿色工业,更要兼顾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绿色柳钢”用实际行动来证明。

(王明鉴 阎翔 李慧玲 朱柳融)

--> 2025-07-03 ——柳钢集团“精益管理进行时”之三 1 1 柳州日报 content_348398.html 1 “绿色家底”如何增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