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融水苗族自治县融水镇西廓村,正在悄然上演一场特殊的接力。
95后孙女李代娟询问爷爷:“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您也是这样的吗?”
爷爷李炳和坚定地回答:“是的!”
今年101岁的老党员李炳和用近70年党龄的坚守,与刚刚递交入党申请书的95后孙女李代娟,完成了一场关于“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传承。当百岁爷爷与孙女共同宣读入党誓词,那略显沙哑的嗓音与清澈的女声交织在一起,仿佛时光流转,呈现出最动人的画面……
百岁爷爷的“红色人生”:从剿匪尖兵到乡村“活地图”
“做共产党员,就是要为人民服务!”这句话,李炳和说了一辈子,也做了一辈子。他年轻时扛枪剿匪,用血肉之躯守护百姓安宁,当村干部时带着村民开渠引水,为群众排忧解难。如今101岁行动不便,他仍为村里建设忧心,提出道路建设、办公楼翻新等建议。
近70年党龄,是李炳和一生珍视的荣光。他经历过物资匮乏的艰苦年代,见证了改革开放的春潮涌动,更欣喜于新时代的日新月异。墙上挂着的“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被他擦拭得锃亮,那是他“一辈子跟党走”的无声勋章。汶川地震时,年已八旬的他毫不犹豫捐出省吃俭用的积蓄;新冠疫情暴发,年近百岁高龄的他仍心系家国,坚持为抗疫一线捐款。他总说:“国家有难,党员不能躲。”
95后孙女的“青春答卷”:接过爷爷手中的接力棒
“爷爷从小就对我说,共产党是为老百姓办实事的。”李代娟从小听着爷爷的故事长大,关于“为人民服务”的朴素信仰早已在她心里生根。如今回到家乡,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递交入党申请书,“我要接过爷爷的接力棒,跑好属于我的这一棒!”
镜头里的李炳和颤颤巍巍地翻开泛着岁月痕迹的《中国共产党章程》,而孙女手中的新章程正映着晨曦,时光在这一刻定格成永恒的精神传承。
乡村振兴路上的“精神火种”
“老一辈的精神,我们要代代相传!”西廓村党总支副书记胡建明看着这对祖孙感慨万千。“虽然现在办公条件改善了,但为群众服务的心不能变。我们要带着老党员的嘱托,把村子建设得更好!”
祖孙两代人同步宣誓“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令人心生敬意。信仰从不是抽象的概念,它藏在百岁老人的皱纹里,长在年轻人的肩膀上,更流淌在无数党员为人民奔走的脚步中。这是跨越近70年的入党接力,更是永不褪色的精神传承。
本报通讯员 王淇漠
俞长宏 报道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