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消息(通讯员黄诚、梁俊远、欧明熙报道摄影)受强降雨影响,融江融水水文站6月25日11时4分出现110.36米的洪峰水位,超警3.76米,相应流量15200立方米/秒,为5年一遇洪水。同时受强降雨区域高度重叠,流域上游贵州持续强降雨影响,融水辖区内流域河水水位快速上涨。
为尽力减轻融水县城强降雨期间的防汛压力,强化全县汛期防御风险能力,融水积极统筹协调,科学谋划,有效发挥丹江桥泵站和解放桥泵站防洪堤作用,成功防御融江今年两次洪水过境,保障了县城居民生产生活井然有序。
当天,不少市民在水东大桥上关注水情。据现场市民介绍,此前未建防洪堤时,每遇洪水,低水位区域的居民以及沿街商铺都忙着转移各类家具及商品,来不及搬走的物资常遭受损失,但今年融水并未发生这类情况。
商户韦耀足表示:“以往未修建防洪堤时,每年洪水来袭都要紧急转移物资,甚至要转移一到两次,造成了很大经济损失。而今年情况不同,洪水一来,防洪堤为群众提供了保护,让大家得以安心经商。”
据悉,融水丹江桥防洪排涝站于2020年完工,解放桥防洪排涝站于2022年完工,两项工程总投资3.9亿元,设计标准为抵御20年一遇洪水,防洪堤建成后可抵御水位达114.8米,直接构成了抵御洪水的坚固屏障,隔开了外江与内江水系,阻断了大江洪水倒灌内江的路径,使内江免遭大江洪水侵袭,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牢防线。
在防洪堤的附近居民眼里,这一套防洪排洪设施项目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家住济安街的居民贾福平高兴地说:“以前这里常遭洪水围困,一旦被淹,我们这片区域便成为孤岛,道路阻断、车辆无法通行,出行极其不便。感谢政府建设的防洪堤,让我们过上了安稳日子。”
县水利局副局长银杰显介绍:“防洪堤建成后,城区内江水位稳定在106.5米,可惠及约5万群众、近1000家商铺。经测算,预计可减少经济损失近1000万元。”
接下来,融水将持续关注防洪工程的后续维护管理,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安全堤”长期发挥效用。同时,还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推动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让民生“幸福路”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