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柳州市委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03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5年07月04日

一个村子的深情凝望与主动传承

——太平镇龙兴村下良屯革命精神代代相传的故事

下良屯全景。

下良屯村民自发捐款。

6月27日,盛夏的山风裹挟着清凉的雨点洒落在柳城县太平镇龙兴村下良屯。屯里山脚下正在建设侯信烈士故居和红色文化陈列室。陈列室墙上,描绘革命故事的大型墙绘笔触生动,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重新铺展在眼前。

“两幅墙绘创作主题分别是用生命迎接曙光、一个民族不能没有英雄,意在展现侯信烈士当年冲锋在前的英勇场景。”村民侯庆龙说,侯信烈士故居建在侯信家老宅原址上,目前房子主体建筑都已竣工,并陆续征集到一些与侯信烈士有关的珍贵革命文物。

这份对历史的深情凝望与主动传承渐渐具象化。2024年深秋,下良屯两百余名村民自发为一个已牺牲75年的亲人、战友、同乡——侯信烈士的故居建设捐资。

赤诚:

血脉里的革命基因

1919年冬,侯信在柳城县太平乡下良村(今太平镇龙兴村下良屯)一个壮族家庭出生。1938年11月,心怀报国之志的他加入广西学生军,毅然奔赴桂南抗日前线。

在抗日救亡的洪流中,侯信如饥似渴地汲取进步思想。1941年12月,柳城县第一个中共地下党组织——中共柳城县支部在凤山镇成立,侯信任委员。他以教书先生的身份作掩护,课堂上传授知识,暗地里播撒革命火种,开展党的地下工作。

侯信一家是名副其实的革命之家。当侯信在下良屯侯举才家宣告下良屯农会成立时,他的堂叔侯乔送以乡农会会长身份公开支持“二五减租”,将乡、村粮仓稻谷低息借贷给农民度荒育种,号召民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支援抗日前线。堂弟侯勇、亲弟侯高浪等13个村民率先加入,侯氏家族的血脉自此与革命事业融为一体。他的母亲姚二妹、妻子吴玉珍默默支持着革命,不辞辛劳地为往来党内同志和游击队员提供食宿。1948年12月3日,柳北地区第一支武工队——江猛武工队成立,侯信担任队长。面对经费困窘,侯信提议变卖田产、耕牛,获全家支持。两块好水田和一头大水牛被售出,吴玉珍还将陪嫁首饰悉数变卖,所得款项尽数交给武工队。后来,姚二妹转移到第二大队驻地,为战士们煮饭、缝补、编织草鞋,有时甚至持枪看守俘虏。

侯信的堂弟侯高峰是柳北总队宣传科骨干。其岳父吴庆高是国民党柳城县参议员,在侯信的感召下,不惜倾家荡产,甘冒杀身之险,多次为柳北地区武装队伍输送武器、弹药和情报。

侯信为人民解放事业赴汤蹈火,深得战友与群众拥戴。受他的带动、鼓励与教育影响,众多家人、亲友、同窗、乡邻无怨无悔地支持革命。

壮举:

一个村落的觉醒

当革命的星火在下良屯燃起,这个仅37户155人的壮族村落,竟有37名青壮年投身革命。“全村革命”的旗帜在柳北大地上猎猎飞扬。

“他们以不同方式投身革命:有人持枪加入武工队、游击队,穿行于枪林弹雨;有人成为地下交通员,在敌人眼皮底下传递情报;有人在后方筹粮筹款,照料伤员,构筑坚实后盾。小小的下良屯农会,迅速崛起为柳北游击队最可靠、最活跃的堡垒之一。”柳城县委党校原副校长、下良屯侯家后人侯陶明说。

1949年1月27日,为严惩作恶多端的国民党特务杨林,侯信率突击小组潜入人群。待杨林行至人迹稀疏的潭头桥,侯信如闪电般出击,杨林被当场毙命。此役重挫敌特气焰,极大鼓舞了群众斗志。

革命洪流奔涌向前。1949年5月,活跃在柳北的几支武工队合编为桂黔边人民保卫团,江猛武工队整编为第二大队,侯信任大队长。他率部历经大小战斗60余次,先后摧毁国民党在融县、柳城、中渡(今属鹿寨县)的8个乡政权,解放近10万人口的游击区,更以智谋夺取龙头乡公所、粉碎敌人四次围剿。

侯信生命的最后瞬间定格在1949年11月15日黎明。为配合解放军主力部队进军,他率部强攻太平街制高点北门高垒岭,在冲锋时壮烈牺牲,年仅30岁。

传承:

永不熄灭的薪火

“侯信是谁?”

村民侯庆龙说,之所以重建侯信烈士故居,源于后辈的询问,“他是我们的族亲,是民族英雄。可英雄的身影在后代的记忆里已经模糊了。”

为了让英雄不被遗忘,让革命精神代代相传,2024年11月15日——侯信烈士牺牲75周年纪念日,侯庆龙与村民共同组织了纪念活动暨侯信烈士故居重建启动仪式。村民、战士后代、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共同捐款17万元。

6月27日,游击队员侯引太的后人送来了用于打草鞋和装火焇的老工具,游击队员廖明的儿子郑重捐赠父亲当年佩戴的袖章,柳北总队司令员兼政委莫矜的侄子捐赠了一张载有战士们影像的泛黄旧报……“这些勋章、锅铲、刀具、秤砣以及铜钱等旧物,都是侯信烈士故居重建施工时从断壁残垣中发掘出的历史见证。”侯庆龙抚摸着那些带着岁月痕迹的物件说。

侯信与下良屯的故事,是“家国同构”革命情怀的永恒丰碑。

本报通讯员 吴再丽

黄伟坚 报道摄影

--> 2025-07-04 ——太平镇龙兴村下良屯革命精神代代相传的故事 1 1 柳州日报 content_348478.html 1 一个村子的深情凝望与主动传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