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宋美玲)日前,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柳州医院(以下简称“广妇儿柳州医院”)成功获评三级甲等儿童医院,广西首家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落户柳州。至此,我市已有11家三甲医院 (市人民医院、市工人医院、市中医医院、市柳铁中心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广妇儿柳州医院、广西脑科医院、广西胸科医院、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鹿寨县中医医院),在全区14个地级市中排名第二。这一“硬核”医疗指标如何转化为惠及群众的暖心民生指标?近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公立医院实力迈入头部方阵
在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代文娟看来,近年来,我市以评促建,不断引导医院加强内涵建设,让优质的医疗服务更可及。目前全市已建成二级以上公立医院37家,其中的11家三级甲等医院涵盖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传染病专科医院、精神专科医院、肿瘤专科医院、儿童专科医院。在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的2023年度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监测结果中,我市有3家市属公立医院获评A+等次,综合排名位居全国前10%,这也标志着我市公立医院综合实力迈入全国头部方阵。
医疗实力的发展离不开高层次医疗人才的引育留用。近年来我市锚定高层次医疗人才“千人集聚”目标,持续打造人才高地。据市卫生健康委统计,2024年,市属公立医院具有正高级职称人才865名、博士261名,博士数居全区市级医院前列,高层次人才数量达1000人,提前完成“十四五”高层次人才“千人集聚”目标任务。
信息化建设“串珠成链”
“群众一方面在本市就能获得省级甚至国家级别水准的医疗服务,另一方面还可以享受信息化建设带来的便捷,实现跨院检验检查医疗结果互认,提高医疗服务效率的同时减少患者重复检查检验。”代文娟说,在建设高质量公立医院的同时,我市不断优化信息化手段,将医疗服务“串珠成链”。
我市印发《柳州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柳州市进一步推进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通过医疗机构自主申报及评审,实现214项检查检验项目在柳州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互认。互认项目涵盖医学影像检查项目3类145项、临床检验项目6类69项。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的医生能跨院调阅就诊患者近30天内的检查检验信息。目前信息平台已收集数据1581万份,共享调阅79.2万例次。
随着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在我市的建设推进和5G医疗的应用,国内首例小儿外科单孔机器人远程手术等一批“全国首例”“全区首例”远程手术在柳完成。来自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的专家在广州进行操作,5G技术就能带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广妇儿柳州医院的手术机器人精准施术。500公里的地理壁垒被轻松打破,柳州的患儿实现“大病无需出省治”。
基层医疗服务提质扩容
不仅要建强头部,更要夯实基层。近年来,我市三级甲等公立医院的医疗实力和人才优势通过医疗集团、“医联体”建设等方式向上向下转化,带动优质医疗资源辐射扩容。
代文娟介绍,2024年,鹿寨县中医医院成功创建三级甲等中医院,成为全市首家获评三级甲等的县级医院,全市所有县级医疗机构均达二级甲等等级。这是我市医疗服务“强基层”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市3家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创新实施“集团一张床”“急救、心电一张网”“一站式”服务等一体化管理模式,整建制或混建制在二级医院设立专科病房,2023—2024年下转患者约3万人次。6家中心乡镇卫生院被建设成为县域次中心,获得人、财、物、政策支持,逐步对标县级医院水平,成为片区医疗救治、人才培训、技术和公共卫生指导中心。
为了实现“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我市还推动县级医院牵头组建14个县域医共体,覆盖78个乡镇卫生院。同时我市在乡镇卫生院推行巡回医疗与固定派驻相结合的模式,97%乡镇卫生院有上级医院医师固定周期派驻,实现以人员为核心的服务、技术、管理下沉,让优质资源汇聚百姓“家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