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美广西·全面深化改革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7月7日在南宁启动。9日至10日,北线采访团走进柳州,奔赴柳州职业技术大学、柳州市融媒体中心、柳州国轩电池有限公司开展集中采访,挖掘柳州扎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鲜活案例。
采访团围绕“广西职业教育由‘借船出海’向‘造船出海’迈进”“以融媒体技术平台区市县三级贯通为牵引,一体推进全区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大刀阔斧改 成效点面开——广西全面深化产业园区改革”主题进行集中采访。
扎根柳州工业沃土,柳州职业技术大学构建了“借船出海—造船出海—领航出海”三阶段职教出海发展路径,牵头建设的“中国-印尼智能运载装备现代工匠学院”成为第一家挂牌的中国-东盟现代工匠学院。现场,2023级机电一体化技术(印尼)1班学生何雨中(MUHAMMAD AKROM HIDAYAT),向采访团分享了他的求学体会和收获。
柳州职业技术大学正在进行的中印尼学历教育“1+1+1”校企合作联合培养项目,引起中国新闻社广西分社记者俞靖的关注。他表示,此行感受到了企业对广西职教出海的大力支持,以及对人才的迫切需求。柳州职业技术大学订单式培养,既能够培养先进制造人才落地到海外,也能助力先进技术“走出去”。
在柳州市融媒体中心,采访团透过屏幕的“壮美广西传播矩阵(榜单)”和“AI主播六点半”产品,更进一步了解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的故事。俞靖说,柳州市融媒体中心的区市县三级贯通反映了现在人工智能赋能媒体行业的趋势,更便于上级媒体统筹形成传播合力,提升爆点产品的传播效果和传播力度,讲好广西故事。
2022年4月,柳州市被中宣部纳入全国60家地市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试点,同年11月柳州市融媒体中心正式挂牌成立,以区市县三级贯通牵引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纵深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持续建强主流宣传舆论阵地。目前,柳州市融媒体中心全媒体矩阵总粉丝量超过1200万。
采访团此行还深入柳州国轩电池有限公司,该公司总经理蔡娅囡在采访中肯定了柳州市园区办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改革举措。
柳州市园区办主任张金呈向采访团介绍,柳州市产业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占全市总量的75%,是全市工业高质量发展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主引擎。去年以来,聚焦园区体制机制不够活、营商服务不到位、开放协作力度不够大、新质生产力发展动能不足等四大突出问题,大力推进“四大改革”,实现园区发展四大突破。今年1月至5月,全市园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0%。
《中华工商时报》记者李昕玥称,柳州是一座立足广西、面向世界的开放包容的城市。柳州螺蛳粉已经成为新型的文化名片走向海外,在柳州国轩电池有限公司更是感受到新能源电池日新月异的发展,服务于中国乃至全球工业发展。
全媒体记者 韦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