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骄阳似火,记者来到融安县泗顶镇,跟随广西科技大学学生们的步伐走进田间地头,见证他们用所学知识助力乡村振兴。
上午炽热的阳光倾洒在大地上,在泗顶镇三坡村的葡萄园边,一群年轻的身影正忙碌地搭建着直播间。三脚架支起,麦克风就位,直播反馈设备调试完毕,队员们的动作十分娴熟。“我们平时在学校就是直播带货队伍的伙伴,彼此间默契十足。”来自该校经济管理学院的学生徐浩然告诉记者。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这是我们泗顶镇种植的巨峰葡萄,颗颗饱满,又大又甜!”该学院学生吴可可和李玲玉担任主播,她们自信且专业,一边与当地农户交流,向直播间网友详细介绍葡萄园的种植规模、葡萄品种和特性以及种植范围和分布情况等,一边耐心回答网友的提问。
“我们在学校也上过关于直播的课程,能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特别有成就感。”吴可可分享着自己的感受:“明天还要帮村民卖大米、米酒,想想就干劲十足!”
葡萄园另一侧是一处开阔的稻田,上空传来无人机旋翼的嗡鸣声,这是该校自动化学院的学生们在调试无人机。“我们刚从山上拍摄旅游宣传的素材回来,现在正在采集数据,用于农田分析。”今年研二的仇嘉慧是这个队伍的负责人,她一边熟练地操作着设备,一边向记者介绍。
“我们以‘低空经济+乡村振兴’为主题,结合泗顶镇的需求,探索无人机技术在农业、旅游等领域的应用。”仇嘉慧说,经过几天的深入调研,他们发现泗顶镇的农田地势平坦、面积广阔,非常适合使用无人机进行播种、喷淋农药等工作。
“我们镇上刚采购了一批无人机,也在考虑推广无人机在生产种植方面的应用。”泗顶镇镇长黄诗保对学生们的实践充满期待,“学生们带着专业技术来实践,我们很欢迎。”
在乡村发展中,基础设施升级与文化传承同样重要。泗顶村老电影院前,阳光透过斑驳的窗棂投下细碎光影,该校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的学生们正在架设用于测量的全站仪。
“每一面墙、每一扇窗都要精准测量,今天我们来补充一些数据。”正在指导学生们的是驻村第一书记王乃嵩,他同时也是该校建筑学系的老师。得知镇上有改扩建老电影院的想法后,他第一时间与学校联系合作,启动了项目。
建筑规划设计服务队的同学们完成测量后,将依据数据建模,制定详细修整方案——他们计划把这座老影院改造成两层工业展览馆,留存村民的集体记忆,同时也会精心规划周边道路与景观。“这里藏着泗顶人的集体记忆,常有老居民回来寻踪忆旧。”王乃嵩说,“只有从人居环境改善发力,才能让乡村真正焕发生机与活力。”
从直播间里的带货主播,到稻田上空的无人机,再到老影院前的全站仪,广西科技大学学子用专业所长与青春热情,在泗顶镇发挥专业优势,对接当地发展需求,以实际行动诠释着青春的责任与担当。
全媒体记者 周宁
吴倩雯 报道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