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消息(通讯员龚普康、杨江裕)7月11日至12日,2025年广西非遗六堡茶技艺暨传统制茶经验交流培训班在三江侗族自治县举办,国内外茶界专家、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制茶大师、一线从业者齐聚一堂,紧扣“传承匠心技艺,共促茶业发展”主题,以专题报告、交流研讨、制茶实操、理论讲座、感官审评等丰富形式,共商传统制茶技艺传承与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大计,为广西茶产业标准化、品牌化、现代化发展注入蓬勃活力。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乡村产业发展处二级调研员、广西茶叶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黄家琪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广西立足生态资源禀赋,持续做强六堡茶、三江早春茶等特色品类,推动传统制茶技艺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广西茶产业走出一条“文化赋能、科技提质、品牌增效”的特色之路。本次培训班在三江举办,既是对三江茶产业发展成果的肯定,也寄托着对传统技艺传承创新的期待,希望广大茶业从业者当好传承人、传播者、开拓者,积极探索“技艺+品牌+市场”融合路径,让老手艺焕发新活力,将小茶叶做成大产业。
现有数据显示,三江拥有21.5万亩生态茶园,荣膺“全国茶业百强县”等多项国家级荣誉,“三江早春茶”品牌声名远播,全县茶叶商标达488个,累计斩获国内外权威奖项380余项,通过茶文化铸魂、茶产业筑基、茶科技赋能,推动侗乡茶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下一步,三江将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深化品牌建设,拓展市场空间,全力擦亮“三江早春茶”金字招牌,倾力将生态“茶山”真正化作富民“金山”。
广西茶叶学会特聘专家、广西农业品牌促进会会长郭绪全在总结发言时强调,茶可修身、修心、修缘,全体茶业从业者要做爱茶、懂茶、守茶道规矩之人,精研广西六堡茶的独特优势,严守广西六堡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系列标准,严控微生物发酵等风险,确保广西茶产业根基稳固、行稳致远。
据了解,本次培训班由三江侗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主办,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与三江茶叶协会联合承办。培训议程干货满满,滇、黔、桂三地专家学者分享《滇桂茶业的历史渊源》《试论民族民间茶文化茶技艺的传承弘扬与推广》《广西六堡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柳州民俗茶文化资源挖掘与产品创新应用》等专题报告,深度挖掘区域茶史文脉与工艺特色。交流研讨环节,马来西亚茶业商会会长刘俊光等海内外嘉宾踊跃发言,共探非遗技艺与现代市场的融合路径。培训期间,学员还到三江生态产业园御香茶业有限公司开展六堡茶非遗技艺实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