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谚有云,“大暑小暑上蒸下煮”。眼下,正值一年之中天气最为炎热的季节。在柳州的“城市绿肺”中,有这样一群人冒着高温酷暑坚持户外作业,巡山护林,守护着“绿肺”。7月11日,记者体验了他们工作的艰辛。
早上8点30分,记者在市莲花山保护中心见到了当天的“同事”——中心半专业森林消防队队长林继秋和队员罗石锋、黄树。当天,记者要与他们一起完成对古亭山片区林地的防火巡查,并对近期新安装的两个林间消防水箱进行检查。出发之前,记者换装完毕。穿上全套黑色的勤务服和印有“森林特勤”字样的工作马甲,戴上专用的黑色工作帽,记者在气温接近35℃的室外,不出几分钟就开始冒汗。
登上由林继秋驾驶的森林巡防皮卡车,记者一行从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西门附近出发,经林间小路向古亭山片区驶去。林继秋告诉记者,市莲花山保护区保护面积达52.9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67%。半专业森林消防队的执勤队员们会在工作日分为3组,对保护范围内的森林进行分片巡逻,严防森林火灾和乱砍滥伐、乱堆乱倒等危害“绿肺”的行为。
林间小路狭窄崎岖且泥泞,很多道路看似根本无法通行。林继秋熟练地切换四驱模式、加减挡,皮卡车如一叶乘风破浪的孤舟在山林间行进。为了留足马力爬坡,很多时候皮卡车无法启动车载空调,车内十分闷热,记者后背的衣服和额前的发丝都被汗水打湿。在颠簸路段,记者感觉自己乘坐的仿佛不是皮卡车,而像是过山车,心里不由得打起了鼓。看出记者的紧张,林继秋笑着安慰道:“山路虽然颠簸,但我们每天都要走上一两遍,对路况熟悉得很。”
一路上,坐在后座的罗石锋、黄树望向窗外,仔细观察是否出现火源以及此前巡逻发现的问题是否整改完毕。皮卡车行至古亭山时停了下来,林继秋说,车辆已无法继续通行,要步行爬上附近的山头检查林间消防水箱是否完好。山路陡峭,但林继秋三人走得轻车熟路,记者加快脚步努力追赶时险些滑倒。此时已近上午11点,烈日当头,大家身上都渗出了豆大的汗珠,罗石锋拿出随身携带的水壶大口喝水。
经过约15分钟的步行,两个白色储水罐出现在眼前。“这就是一周前安装的林间消防水箱,每个水箱能装5吨水。当时我们拉了几百米的输水管抽水上山,一台抽水泵都‘累’到罢工了,才把这么多水运到这里。有了这些林间水箱,如遇森林火灾,就能解决‘远水难救近火’的问题,做到火情‘打早、打小、打了’。”林继秋一边说一边检查箱体是否损坏,打开水箱的盖子确认罐内水量后,这才放心下山。
下山路上,清澈的山泉水在山路旁形成了一处小水洼。林继秋三人来到水洼边,捧起泉水洗手洗脸。“这水又清又凉!”三人说着,笑了起来。这是他们户外工作中难得的清凉一刻。
记者注意到,林继秋摘下手表时,表带下方的皮肤格外白皙,与手臂上黝黑的皮肤形成鲜明对比,仿佛还戴着一块摘不掉的手表。这块被晒出色差的皮肤像是“绿肺”守护者的勋章,见证着他们日复一日的坚守。
记者手记:当记者用脚走过半专业森林消防队员们走过的路,当记者被汗水打湿的头发凌乱地贴在额前,方能体会他们工作的艰辛。而记者的这一次短暂体验却是队员们的工作日常。希望更多人知晓,美丽的“城市绿肺”背后还有他们的辛苦付出和默默守护。希望市民、游客不携带火源进山、不在野外用火,保护“绿肺”需大家共同努力。
全媒体记者 宋美玲
实习生 龙佳梦 报道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