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产业作为柳州的传统优势产业之一,在全市经济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柳州市目前拥有鹿寨县经开区化工园区和柳城县六塘化工园区两个自治区认定的D级化工园区。2024年全市化工产业规上工业产值达57.5亿元,已逐步形成基础化学原料制造、肥料制造、农药制造、专用化学产品制造等完整的产业门类,化工集聚区的集聚效应已初步显现。为加快推动柳州化工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建设制造强市,提出以下路径选择。
关联本地优势产业,实现耦合发展。新能源汽车及锂电池产业作为柳州重点培育的新兴主导产业,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拥有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柳汽、广西汽车集团等整车生产企业,还有国轩高科、瑞普赛克为代表的锂电池制造企业。虽然柳州已初步构建“新能源整车+锂电池+原料配套”的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但是新能源整车及锂电池产业链所需的上游化工新材料在本地化配套方面存在缺失。柳州化工产业应敏锐捕捉这一机遇,积极与新能源汽车及锂电池产业建立紧密关联,实现两大产业的耦合发展。从产业链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生产环节对化工材料有着巨大需求。柳州化工企业可加大在电池级碳酸锂、电解液原料、正极材料等方面的研发与生产投入。例如,加强与本地锂电池企业的合作,为其提供配套的化工原料,从源头上保障电池生产的质量和稳定性,同时也拓展了自身的市场空间。通过产业耦合,还能形成协同效应,提升柳州产业整体竞争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壮大可带动相关配套化工产业的集聚,形成完整的产业生态圈,吸引更多上下游企业入驻柳州,促进产业集群发展,进一步提升柳州在全国乃至全球新能源汽车及化工产业领域的影响力。
打造一体化循环经济模式,实现绿色发展。在绿色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的当下,柳州化工产业必须转变发展方式,打造一体化循环经济模式,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废弃物的最小化排放。一方面,加强企业内部的循环利用。化工企业可对生产过程中的余热等进行回收利用,降低企业的能源消耗。同时,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进行深度处理和循环利用。例如,通过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将废水净化后重新用于生产环节;对废气中的有用成分进行提取,转化为可销售的化工产品;对废渣进行综合利用,制成建筑材料或其他工业原料。另一方面,推动园区层面的循环经济发展。以鹿寨、柳城的两个化工园区为重点,构建园区内企业之间的循环产业链。一家企业的废弃物可成为另一家企业的生产原料,形成“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环循环。比如,化工园区内生产氯碱的企业产生的氢气,可输送给需要氢气作为原料的其他企业,实现资源的梯级利用。政府应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鼓励化工企业开展循环经济改造,对实施循环经济项目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政策扶持,推动柳州化工产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实施精准招商,助推延链补链强链。精准招商是推动柳州化工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的重要手段。通过有针对性地引进优质项目和企业,完善化工产业链条,提升产业整体实力。明确招商重点方向至关重要。柳州应结合自身化工产业基础和发展规划,聚焦高端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等领域开展招商。比如,针对柳州现有化工产业链中高性能聚合物、特种橡胶、功能性膜材料等薄弱环节,重点引进相关企业和项目,填补产业链空白。在招商过程中,充分发挥柳州的产业优势、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吸引企业落户。同时,注重招商项目的质量和效益。不能盲目追求项目数量,要更加关注项目的科技含量、投资强度、环保水平和对本地产业的带动作用。引进的项目应与本地化工产业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能够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作配套,提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此外,要优化招商服务环境,建立健全项目跟踪服务机制,为招商项目提供从洽谈、签约到落地建设、投产运营的全过程服务,及时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招商项目顺利实施。
加快科技平台建设,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是推动柳州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加快科技平台建设,为化工企业提供创新支撑,是提升产业创新能力的关键举措。加大对化工产业科研投入,政府和企业应共同发力,设立化工产业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关键技术研发、创新平台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共建研发中心、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创新平台,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例如,推动柳州本地高校的化工专业与化工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技术研发项目,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和引进。一方面,依托本地高校和职业院校,优化化工专业设置,加强实践教学,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化工领域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到柳州创新创业。通过人才引领,提升化工产业的创新活力和技术水平。积极搭建化工产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举办化工产业科技成果推介会、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促进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化工企业的创新成果提供法律保障,激发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推动柳州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产业关联、循环经济、精准招商和科技创新等多个方面协同推进。通过以上路径推动柳州化工产业在新时代实现转型升级,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单位:中共柳州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