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柳州市委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03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5年07月18日

柳州民营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三重突破

□韦利如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征程中,民营企业正成为激活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变量。作为工业名城的柳州,其民营企业以“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在2025年第一季度交出亮眼答卷:规上民营工业企业同比增长16.0%,贡献全市52.3%的工业增加值,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突破35%。这组数据背后,是柳州民营企业通过“技术创新+生态重构”双轮驱动,实现从产业配套者到标准制定者的历史性跨越,为新时代区域经济转型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柳州方案”。

一、创新突围:

以自主攻坚突破“卡脖子”技术,重塑产业竞争新优势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创新能级的跃升。柳州民营企业以“国之大者”的担当,在关键技术领域构筑起自主可控的创新高地。2024年,全市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达91.8%,研发投入强度2.3%,两项指标持续领跑广西,彰显出“创新主力军”的硬核实力。

在突破“卡脖子”技术的攻坚战中,飓芯科技集结30人博士团队,历时3年攻克氮化镓激光器芯片技术,建成国内首条车规级量产线(良品率85%),使柳州跻身全国三大汽车芯片自主供应基地,打破了国外企业在车用半导体领域的长期垄断。晶联光电则突破ITO靶材关键技术,不仅实现进口替代,更带动产业链成本下降30%,吸引8家配套企业集聚,形成“突破一项技术、带动一个集群”的创新生态效应。

在传统产业革新中,柳州民营企业同样展现出创新魄力。螺霸王食品投入3.2亿元研发“分子保鲜+智能发酵”技术,将螺蛳粉保质期从15天延长至180天,带动产业链年产值突破300亿元,创造2万余个就业岗位;其自主设计的自动化生产线,使每分钟产能从6包跃升至120包。这种“传统产业+科技创新”的转型路径,正是新质生产力赋能实体经济的生动注脚。

二、链式跃迁:

以数智赋能构建协同生态,开辟产业链现代化新路径

数字经济浪潮下,柳州民营企业以“协同共生”理念构建“点·链·群”联动的转型范式,推动产业链从“单打独斗”向“生态共赢”升级。2024年,全市民营制造企业数字化投入同比增长67%,带动产业链协同效率提升40%以上,凸显出数字化转型“主力军”的引领作用。

智能制造标杆率先垂范。善元食品投资5.6亿元建成螺蛳粉行业首个“黑灯工厂”,通过MES系统实现全流程无人化生产,生产效率提升220%、能耗降低45%、产品不良率降至0.3‰,创下三项行业纪录;国轩电池打造数字化车间,电池检测效率提升300%,缺陷识别准确率达99.7%,为行业树立数智转型标杆。

产业链协同枢纽作用凸显。晶联光电牵头搭建ITO靶材产业互联网平台,实现库存周转率提升35%、配套企业采购成本下降28%、新产品研发周期缩短40%,形成“链主企业引领+中小企业协同”的共生格局。壮象木业构建“云端设计+智能生产”体系,将定制化订单交付周期从15天缩短至7天;沪桂食品通过跨境电商大数据分析,开发出8款符合东南亚口味的创新产品,展现出数字技术对产业价值链条的重构能力。

这种从单点突破到集群跃升的转型实践,正是对“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战略部署的积极响应,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微观层面的生动诠释。

三、向海图强:

以全球视野推动标准输出,开拓国际竞争新境界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柳州民营企业以“敢闯蓝海”的魄力,实现从“产品出海”到“标准输出”的跨越,成为连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2024年,柳州民营企业进出口额同比增长264.2%,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占比达63%,彰显出“全球化开拓者”的使命担当。

技术出海彰显硬核实力。国轩电池投资50亿元在印尼建立海外生产基地,配套东盟新能源汽车市场,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提升至300Wh/kg,2024年海外营收增长150%,并带动12家柳州配套企业协同出海;飓芯科技氮化镓芯片通过AEC-Q101车规认证,进入德国博世供应链体系,实现核心技术的全球化布局。

品牌出海传递文化自信。螺霸王食品取得FDA、清真等国际认证,开发8款海外定制产品;环球新材国际主导制定3项珠光材料国际标准,产品覆盖100多个国家,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标准”的跃升。这种“技术出海+标准出海+文化出海”的三重突破,生动诠释了民营企业在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中的主体作用。

从珠江之滨到东盟腹地,柳州民营企业的实践揭示了一个深刻道理: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既需要技术攻坚的“硬实力”,也需要生态重构的“软协同”,更需要全球视野的“大格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柳州民营企业正以“敢闯敢干”的担当精神,持续深化创新驱动、拓展国际合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的民营力量。这一实践范式不仅证明了“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的科学论断,更以鲜活案例昭示:唯有坚持创新驱动、协同发展、开放共赢,才能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锻造新优势、开辟新境界,让新质生产力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作者单位:中共柳州市委党校

--> 2025-07-18 □韦利如 1 1 柳州日报 content_349344.html 1 柳州民营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三重突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