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柳州市委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03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5年07月18日

鬼子坳:枪声里的血色丰碑

百子坳军民抗战胜利纪念园。

从柳州市区出发,在柳邕公路40公里处,地形骤然险峻,8公里长的劈山公路在峰峦间蜿蜒,“之”字形公路盘旋而上,两侧悬崖如刀削斧劈。这里便是位于柳江区里高镇有名的鬼子坳(原名百子坳)。当地百姓说,在这里架个网,鸟都飞不过去。80年前,一场由柳州军民共同织成的火力网就让200余名日军丧命,也让“百子坳”在血火中更名“鬼子坳”。

碑石无声,山河作证

如今,百子坳军民抗战胜利纪念园在此落成,向后人讲述着那段残酷的烽烟往事。

山脚小广场上,巨大牌坊分立两侧,“百子坳前清血债,蓬莱岛上吊孤魂”的对联苍劲有力,横批“浩气长存”,这是对侵略者的血泪控诉。

入口处,一块石碑静静矗立,碑面字迹已被风雨磨平。沿数百级石阶上行,“正气亭”翼然临于山腰。亭右侧,有“民族泪”碑刻,细数日军在柳江犯下的罪恶,内容触目惊心,句句泣血;亭左侧,有“爱国情”碑刻,详述柳江儿女奋起反抗的故事。

再往上,百子坳军民抗战胜利纪念碑在绿树簇拥下直指苍穹。有人刚来祭扫过,纪念碑前摆着水果、水瓶和水杯。

夏日无言,唯有蝉鸣在山坳里如歌如泣,将岁月牵回到往昔。

情报引路,军民布网

1945年端午,侵华日军已是强弩之末,分布在柳州各处的残部开始溃逃,伺机逃出广西。

当时,由中共领导的当地抗日组织侦察得知,有大批日军从迁江、宜山向柳州溃逃,他们立即通过统战渠道通报给隐蔽在柳江县的国民党175师525团。525团团长卢玉衡决定联合忻城、柳江300余名乡村自卫队员,在百子坳设伏。此处8公里劈山公路山高峰险,是日军撤退的必经之地。百子坳三面环山,且山形陡峭,是绝佳的阻击之地。

国民党525团曾在桂北山区隐蔽半年,给养困难,官兵胸腔积压半载的怒火终在枪膛点燃。柳江百姓则因日军制造的系列惨无人道的暴行对其恨之入骨,自发组建自卫队,抗击日军。彼时如今日,烈日当头,军民们伏在山岩后,吞干粮、忍干渴,不顾汗出如浆、蚊虫叮咬,硬是在草丛中、山岭上埋伏了十七八个小时,就为报国恨家仇。

血战鬼子三天两夜

1945年6月15日午夜,日军第三师团后卫第六联队千余人沿柳邕公路行进。两部军车打头,后续队伍一眼望不到头,牛皮靴擦地声在寂静中格外刺耳。

恰在此时,一名日军到路边拉尿,撞见了埋伏的军民。随着一声“打”,山上轻重机枪、步枪、迫击炮齐发,日军成排倒下,这场伏击拉开了三天两夜血战的序幕。

此时,被围日军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欲增援的驻柳部队被悬崖阻隔;拟撤退的部队又被辎重堵路,只得倚靠大石掩护顽抗。及至柳江、忻城民兵闻枪声迅速赶来,直击日军后卫,心胆俱裂的日军草木皆兵,冒死冲击火网,死伤一片。

战斗最惨烈时,日军用死马和同伴尸体作掩护,炮兵零距离射击。525团一名排长韦志勇在战斗中腹部中弹,肠子外溢也不下战场,毅然用手托着肠子坚持战斗,直至壮烈牺牲。

6月17日,日军偷偷将迫击炮拖上牛屎坳山头,炮口悍然俯射。正在吃饭的525团一个连猝不及防,18人当场牺牲,战局随之逆转。日军凭借陡峭山脊掩护残部遁入深谷,仓皇逃窜。

战斗结束后,战场上日军尸横遍野。此役军民合力共击毙日军200多人、战马60多匹。清扫战场时,老百姓还发现部分死亡日军皮带上系着装有骨灰的口袋。在这场阻击战中,我方30余名军民献出了宝贵生命。

“百子坳”改称“鬼子坳”

1945年12月,525团在鬼子坳建纪念亭、立石碑,那副“百子坳前清血债,蓬莱岛上吊孤魂”的对联,道尽了军民的快意:日军第三、十三师团曾在黔桂线杀人盈野,终在百子坳偿还血债。战后,当地百姓将“百子坳”改称“鬼子坳”。2007年,民众自发筹资在鬼子坳重建军民抗战胜利纪念碑亭,供后世凭吊瞻仰。

如今,五星红旗在纪念碑前迎风招展,远处良田村落一片祥和,唯有山间的风、林中的蝉,仍在一遍遍传颂着抗日英烈们的故事。

全媒体记者

赵伟翔 报道摄影

--> 2025-07-18 1 1 柳州日报 content_349354.html 1 鬼子坳:枪声里的血色丰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