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柳州市委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03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5年07月18日

站在近四十摄氏度的屋顶是“烈日灼心”的感觉

——记者体验建筑工人高温下作业的艰辛

在斜坡屋面,工人行走平稳。

涂墙工人脸上沾了许多涂料浆。

工人喝水解暑。

搬运青瓦。

汗水浸湿的衣服。

记者体验墨斗弹线。

记者拍摄过很多建设项目,采访过不少建筑工人,体验高温下的建筑工作却是第一次。7月15日上午11时许,室外温度是36摄氏度,在我市沙塘片区应急治涝工程——古灵泵站建设现场,项目总监代表余育强快步走上用脚手架搭建的“楼梯”,记者跟随其后,扶着钢管往上爬,十分烫手。

古灵泵站于去年9月开始施工,目前进入主体装饰装修、回填土阶段。该泵站是河床式泵站,紧挨柳江,因此,防腐防潮施工少不了。“主体墙面抹上水泥后,要刮一层腻子,再涂两层面漆,最后做成‘仿古砖墙’的效果。”余育强说,泵站是防灾治涝工程,还需兼顾景观设计,打造成仿古建筑。

七月的阳光照射在钢筋水泥上,冒着热气。泵站主体四周搭起脚手架和安全网,透过绿网和密密麻麻的钢管,只见工人忙碌的身影。

“覃师傅,你教记者用一下墨斗弹线。”

“这个弹线很简单,你一看就会。”覃师傅的姓名叫覃义俯,52岁,做了22年的外墙涂料工作,经验丰富。

看到覃义俯手里拿着一根短木棒,对着墙面做记号,记者十分好奇:“这是啥?”

“是我们自制的7公分‘硬尺’,在木棍上量出砖块的高度,然后用钉子固定距离,对准墙面一压,就有痕迹了。”覃义俯说,拉线对齐两端的印记,弹线又快又好。在覃义俯的指导下,记者很快掌握了弹线要领。

接着,记者来到沙塘片区应急治涝工程的另一个泵站——沙塘泵站,这里正好在做闸室屋面铺瓦。在现场安全主管李运生的帮助下,记者总算爬上了距离地面23米高的屋顶。

下午3时,太阳像个火球炙烤着水泥面,记者坐在屋面横梁上,烫得难以忍受。屋面反射的光芒,刺得记者睁不开眼睛。

师傅们在25度斜坡的屋面自由行走,并卸下一斗斗瓦片。瓦工师傅陈荣华说,瓦工是一门技术活,铺得结实又美观,得有几下功夫才行。他们几个是老乡,来自湖南,专门铺瓦盖瓦。

此时,室外温度接近40摄氏度,记者已流汗不止,一旁的工人们脸上挂满汗珠,衣服也已经被汗水浸湿。“我们干这行习惯了,顶得住。”陈荣华拿起一个大水壶,咕噜咕噜喝水。

炎炎夏日,记者在工地待了大半天,体验了墨斗弹线、刷墙漆、撕外墙分格纸,感受到了师傅们工作的不易和艰辛。

市投控集团项目工程部吴继冰告诉记者,沙塘片区应急治涝工程项目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工期需要500多天。从去年开工至今,项目团队与工人全力以赴加快推进项目建设。高温天气到来,项目团队为工人准备了风油精、藿香正气水等,工地食堂准备了绿豆汤、王老吉等消暑饮品。同时,工程部采取错开炎热时段施工及轮流作业,减少工人在高温下作业时间,降低中暑风险。

记者手记:烈日灼灼下,建筑工人用一块块砖、一根根钢筋建起城市建筑。如今,一座座高楼挺立,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离不开千千万万建筑工人的辛勤劳动,为他们的点滴付出点赞!

全媒体记者 黄蕊

实习生 覃海蕗 报道摄影

--> 2025-07-18 ——记者体验建筑工人高温下作业的艰辛 1 1 柳州日报 content_349365.html 1 站在近四十摄氏度的屋顶是“烈日灼心”的感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