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清晨,在柳城县太平镇龙兴村龙排屯的蔬菜基地里,覃明利收到了最新农残检测报告:380项指标全部合格。“现在基地正按照欧盟认证的标准加紧建设,等各项条件都达标了,我们的青瓜就能直供大湾区高端超市了。”他笑着说。覃明利用一条“养鸡—产肥—肥菜”的循环链,把268亩撂荒地变成了年产值120万元的示范田。
“这么好的地,我就不信种不出好菜?”2017年春节,在广东打工10年的覃明利回到龙兴村,看到大片撂荒地很心疼。他掏出全部积蓄30万元种了30亩西红柿,却因种植经验不足导致果实酸涩卖不掉。“我坐在田埂上越想越不服气。”他没有服输,在一次外出考察中盯上了养鸡场的粪污,又有了新的想法,“要是把鸡粪变成有机肥,既治污染又养地力,岂不是一举两得?”
凭借自主研发的“7天高温腐熟+生物菌二次发酵”技术,覃明利让鸡粪实现无害化、无臭味。经专业机构检测,其氮磷钾含量比普通堆肥高30%。应用该有机肥后,农业部门检测显示,基地西红柿糖度显著提高3个百分点,收购商主动加价20%,覃明利当年就收回了养鸡投入。
技术创新取得成功、带来底气,覃明利将蔬菜基地扩大至268亩,蔬菜品种增至20多个,增加了苦瓜、丝瓜、豆角等,实现“四季有菜收”。基地实行全过程标准化管理,多次抽检农残均为“零超标”。2024年,覃明利的蔬菜基地获评“柳州市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示范点”,他的蔬菜站稳传统市场,并打入超市供应链。
如今的龙兴村,曾经的撂荒地变成了丰产田。看着基地里茁壮成长的蔬菜,覃明利信心满满:“我用鸡粪‘发酵’出的不只是肥沃土地,种出来的也不仅仅是绿色蔬菜,更是我们农民靠地致富的底气,获得欧盟认证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全媒体记者
黎双 报道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