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荀诗媛)7月16日,自治区科技厅向全社会公开发布首批193项“先使用后付费”科技成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记者了解到,广西科技大学的科技成果有16项。
据了解,广西科技大学此次上榜的科技成果涉及高端装备制造、先进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绿色化工、新能源及储能、现代特色农林业等领域。其中,速煮(冲泡)米粉(粉条)、长寿命高安全性高比能量动力电池在新能源汽车上和工程机械的产业化应用、自动化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实验平台等多项技术,与柳州产业深度关联。
广西科技大学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研究员、广西柳州螺蛳粉技术创新中心米粉岗位专家程昊说,速煮(冲泡)米粉(粉条)项目技术成熟度已进入产业化阶段。速煮(冲泡)米粉(粉条)以大米和淀粉为主要原料,经熟化、挤压成型等工艺制成便捷食品,具有复水时间短、营养损失少等特点,能满足快节奏生活需求,契合“冰鲜”柳州螺蛳粉产品趋势。
根据自治区科技厅的相关通知,支持中小微企业主动承接“先使用后付费”科技成果;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对“先使用后付费”科技成果采用“零门槛费+阶段性支付+收入提成”或“延期支付”等形式签订成果转化技术合同;企业与科研机构签订“先使用后付费”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合同,对符合条件的给予财政性奖励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