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柳州市委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03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5年07月22日

与高温“赛跑”的采摘人

——记者在柳江区成团镇鲁比村体验葡萄成熟季劳作

5时许,村民在葡萄园里摘葡萄。

6时许,果农在分装葡萄。

7时许,果农装运葡萄。

10时许,果农在葡萄园里转运葡萄。

果农搬运葡萄。

果农在搬运刚采摘的葡萄。

上午10时许,葡萄园内温度已接近40℃。

5时许,记者在葡萄园里采摘葡萄。

记者把葡萄搬进冷藏车。

连日高温炙烤龙城大地,7月17日,广西气象台发布高温四级预警。此时正是柳江区葡萄成熟上市的黄金节点。为了避开烈日、保证葡萄品质,葡萄成熟季,果农每天凌晨就开始采摘葡萄。当日5时许,天色未亮,记者到达柳江区成团镇鲁比村的葡萄种植园,体验葡萄采摘工作。

“快,再晚些他们可就摘完了!”记者刚下车,不远处就传来鲁比村村委会副主任张勇敏的催促声。记者立即跟随他一路小跑进葡萄园里,只见近20个果农头戴照明灯,手持剪刀在麻利地采摘葡萄,随着“咔嚓、咔嚓”声,一串串圆润饱满的鲁比葡萄被迅速收入筐中。

晨间气温31℃,微风送来些许凉意,工作环境比较舒适。一果农说:“太阳出来就热了,人会顶不住,而葡萄更娇贵。”原来,鲁比葡萄7月成熟,采摘期仅有1个月。高温会加速葡萄水分流失、蔫软脱落。一些水果收购商天不亮就到村里收购葡萄,他们必须在此之前完成大部分采摘工作。

6时许,东方刚露出鱼肚白,果农们开始将刚采摘的葡萄装箱。“我来帮忙!”记者刚要往垫上牛皮纸的筐里装葡萄,旁边的果农莫玉金就笑着摆手说:“这样不对。要分上下两层,下层斜着摆,留些空隙;上层整齐铺满,再用小串葡萄填补空隙。一筐葡萄约25斤。”

装了几箱葡萄后,记者额头开始冒汗。这时,冷藏车到了,拉开车厢门,一股冷气扑面而来。为图凉快,记者主动申请进车厢帮忙。原以为这是个轻松活,哪知才搬了十几箱就开始手臂发酸。不仅如此,人从车厢边缘往车厢里搬葡萄,外面的热气往车里灌,冷热交替、密不透气的感觉让人十分不适。一水果收购商说:“运输时要全程冷链,车厢温度要保持在2℃至3℃,这些带孔的筐子能让葡萄充分‘呼吸’,冷气也能均匀流通。”

第一批葡萄被运走了,又有水果收购商陆续开车来到村里。随着太阳升高,真正的考验才刚开始。记者再次进入葡萄园内,热浪扑面而来。为了防止葡萄被雨水打落,果农们在葡萄架上覆盖了塑料薄膜。由于地面的热气不断上涌,塑料薄膜又阻挡了空气流通,葡萄园内像一个蒸笼。10时许,葡萄园内温度已接近40℃,记者才采摘了10余串葡萄,额头的汗珠便如雨般滚落,顺着脸颊滑入衣领,后背也早已湿透。

尽管闷热难耐,果农们仍在葡萄园里忙碌着。为防止中暑,他们剪完一批葡萄就轮流到树荫下休息,从大锅里盛一碗粥,就着清淡小菜吃下,或吃几片西瓜解暑。在果农的热情招呼下,记者也喝了一碗粥,燥热顿时消解了大半。

“中午干完就能休息了吧?”记者问。

“哪能啊!”一个村民擦了把汗说,他们通过给葡萄套袋控制光照,延缓葡萄成熟速度。等采摘完上午这批葡萄,下午就要按新订单给葡萄拆袋,确保每天都有新鲜葡萄上市。

据了解,柳江区是桂中地区、广西区内乃至全国最大的双季葡萄生产基地之一,鲁比葡萄因其“结球型好,紫黑透红,粒大色均,肉厚脆香,汁鲜味甜”的品质,备受市场青睐。今年,鲁比村葡萄种植面积约4000亩,亩产约3000斤,批发价每斤约5元,葡萄主要销往广东及南宁、北海等地。

“葡萄成熟季是最忙的时候。”莫玉金说,为保证葡萄品质、卖个好价钱,果农们会不计报酬互相帮忙,争取家家都有好收成。

记者手记:在推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柳江区种出的一串串葡萄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金串串”。回到家后,果农们藤蔓间穿梭的身影又浮现眼前。他们用勤劳和汗水,在闷热的葡萄园里与时间“赛跑”,让人真切体会到“粒粒皆辛苦”的含义。

全媒体记者 周茜

实习生 覃海蕗 报道摄影

--> 2025-07-22 ——记者在柳江区成团镇鲁比村体验葡萄成熟季劳作 1 1 柳州日报 content_349569.html 1 与高温“赛跑”的采摘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