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柳州市委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03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5年07月28日

“家门口”就业 致富路更宽

——融安县大力发展制造业,奋力推动融安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之十六

今年以来,融安县易地搬迁服务中心聚焦搬迁群众稳定就业这一核心课题,通过技能培训“强底气”、企业引进“搭平台”、政策激励 “添动力”三大举措,助力搬迁群众完成从农民到工人的身份转变、从田野到工厂的环境跨越,全县“农转工”实践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多措并举

为群众铺就就业路

“原来换尿布、做辅食还有这么多学问。学会带娃技能,不但可以把自家娃照顾得更好,出去找工作也更有底气了。”今年3月参加了在融安县融康社区举办的母婴护理培训班的搬迁群众覃玉月开心地说,这次培训让自己在技能提升中找到了新的职业方向。

为推动“农转工”政策落地见效,融安县打出就业服务“组合拳”:举办企业专场招聘会精准推送岗位信息,就业指导专员“一对一”帮群众匹配岗位;家政服务、叉车操作、网络直播带货等技能培训班按需开设,让群众掌握一技之长;系统梳理周边工业园区用工需求,引导群众走进园区实现稳定就业;“老王送工”零工驿站持续发力,通过“手工+零工”模式为特殊群体铺就就业路。

截至7月10日,融安县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3194户7265名有劳动能力的搬迁群众中,已有3194户7018人实现就业,稳稳达成“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家庭一户一人就业”的目标,让群众端稳手中“饭碗”。

优化服务

让企业“拎包入驻”

近日,在融康社区的毛绒玩具厂里,几十台缝纫机在工作,穿针引线间,一块块布料被拼接缝制成各式各样的玩具。“今年6月中旬刚入驻,现在200个岗位都招满了,工人上手快、干劲足。”该厂负责人笑着说。这一充满活力的生产场景,正是融安县“筑巢引凤”的生动写照。

今年,融安县对易地搬迁安置点闲置场地进行改造:升级供水供电管网,畅通网络通信,合理规划生产区与辅助区,满足企业生产需求;通过市场化租赁模式公开招引合作方,同步配套招工对接、物业服务等“一条龙”服务,让企业“拎包入驻”,也让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就业。目前,全县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共有8家企业、生产车间及手工作坊入驻,产品包括服装、玩具、家具、包装礼盒等,提供“家门口”就业岗位500余个,实现了企业发展与群众增收的“双向奔赴”。

完善政策

助力群众安居乐业

“每天编些丝花,一个月能挣300多元,加上200元灵活就业奖补,一个月能挣500多元。”在融安县长安镇融康安置点罗兰丝花厂里,工人陈玉娟一边麻利地编扎丝花,一边算着收入,脸上充满笑容。

今年,融安县细化《2025年就业难脱贫户(监测户)灵活就业奖补及企业带动就业奖补工作方案》,明确指出:就业难脱贫户(监测户)从事外发手工或零工,月均收入满300元或零工月收入达500元,即可获每月200元奖补,年补最长6个月。真金白银的激励,让更多搬迁群众主动走进车间、作坊,从“等岗位”变为“找活干”。截至目前,全县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已有100余名搬迁群众参与灵活就业,40余人获得奖补,政策红利正转化为群众迈向新生活的内生动力。

本报通讯员 谭凯兴 陈子建

--> 2025-07-28 ——融安县大力发展制造业,奋力推动融安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之十六 1 1 柳州日报 content_349913.html 1 “家门口”就业 致富路更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