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瓜果飘香。走进柳江区,浓郁的果香扑面而来,一幅生机勃勃的乡村振兴画卷徐徐展开。这里,黄金奈李、无花果、青花梨等时令水果纷纷成熟上市,种植户的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田间地头一片繁忙的丰收景象。
撂荒地结出“致富果”
近日,柳江区土博镇水源村坡路屯首次试种的黄金奈李喜迎丰收,2亩多的黄金奈李预计产值达6万元。昔日的撂荒地如今生机盎然,成为该镇乡村振兴的“甜蜜新名片”。
笔者走进黄金奈李试种基地,只见一颗颗拳头大小的果子挂满枝头,金黄的果皮上“披”着一层薄薄的果粉。“你看这果子,个头大、挂果密,全是无公害种植。再过十来天,糖分就能积累到20%。”种植户张兆细指着枝头的硕果笑着介绍。5月,他悉心为每颗果子“穿”上了两层“防护衣”——先套塑料隔膜锁住水分,再裹牛皮纸袋抵御虫害、风雨,从开花到结果全程精心呵护,只为保障果子的品质。他是从贵州引进的黄金奈李果树苗,经过悉心培育喜获丰收。如今,他将种植规模扩大,要让更多撂荒地披上“黄金甲”。
近年来,土博镇锚定乡村振兴目标,沿着“产业富民”主线深耕细作,依托当地独特的自然条件,成功培育出脆蜜金桔、蜂糖李、蓝莓等特色果品,通过优化品种、强化技能培训,让昔日“土疙瘩”结出振兴“金果子”,既鼓了农民的腰包,又为乡村振兴源源不断注入新动能。
“甜蜜产业”实现双赢
7月24日,笔者走进位于柳江区成团镇鲁比村的柳州市郎晨种植专业合作社无花果种植基地,只见整齐排列的果树枝繁叶茂,青翠的叶片间点缀着一颗颗饱满的果实。村民手持修枝剪,熟练地为果树疏枝理叶,为即将到来的采摘旺季做准备。
“目前无花果已进入成熟初期,8月底将到达成熟高峰期。”柳州市郎晨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朗轻轻托起一颗成熟的无花果介绍道:“这片无花果的亩产量在3000斤左右,按照当前市场行情,亩产值可达1万元。”该基地坚持生态种植理念,采用人工除草方式及使用有机肥进行培育,种出的无花果深受市场认可。该基地种植的无花果品种为波姬红,具有挂果期长的特点,采摘期从每年7月持续至次年1月。长达半年的采收期既保障了市场供应,又为农户创造了稳定的经济收益。
鲁比村无花果产业的蓬勃发展,是成团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生动缩影。近年来,该镇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大力培育特色农业产业,积极推广“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模式,推动传统农业向生态化、品牌化转型。随着越来越多特色种植项目的实施推广,成团镇走出一条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乡村振兴之路,让更多“甜蜜产业”在这片沃土上开花结果。
消暑佳果新鲜上市
7月,在柳江区里高镇的青花梨种植基地,一个个饱满圆润的青花梨挂满枝头。果园里,一群年轻人穿梭在果树间,动作娴熟地采摘成熟的青花梨。
经过阳光雨露的滋养和果农的精心管护,今年的青花梨迎来丰收季,已甜蜜上市。“我种植的青花梨有20多亩,亩产量6000斤左右,一年的总产值有20万元。”种植户黄元吉说,里高镇光照充足、雨量适中、土壤肥沃,气候条件非常适合种植青花梨。这里种植的青花梨果肉细腻、汁水丰盈,带有独特的蜜香,是盛夏时节的消暑佳品。
近年来,里高镇大力发展青花梨产业,通过“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当地村民增收致富。预计今年青花梨的产量较往年有所提升,市场前景广阔。
本报通讯员 刘珏璇 姚玮怿
江 高 报道摄影